茶米tea

作者: 塵影誌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13:16 被阅读17次

    “茶” 的 闽南话怎么说?说dei,是文读;讲茶米,是白读,正港的闽南方言。

    瘦金书 头条号:有O茶

    “茶米”的称谓,没有文字记载由来。坊间说是古时的米铺兼卖茶叶,为方便记账,把茶叶与大米分为“乌米”和“白米”,久而久之就把茶叫做“茶米”了。还有的说是茶叶大多颗粒紧结饱满,状如大米,故称之为“茶米”,茶叶店称为“茶米店”。因而,泡茶的茶壶称为“茶罐”,茶杯称为“茶鸥”,热茶称为“烧茶”,茶水称为“茶米茶”。而且闽南人家奉茶待客从不说“喝茶”,也不称“饮茶”,而是请您 “吃茶”。饮茶如同吃饭,吃到嘴里,嚼出香气,品出味道。品茶的同时,旁边最好是有酥糖、蜜饯、豆仁糕之类的,称之为"茶配",这情景合乎闽南人嗜茶如粮的特点。你看日本人的茶道,便知这种吃法己有悠久的历史了:将茶叶碾成细末,放入茶盏,注入沸水,茶汤浓稠如豆浆,小筅帚一搅拌,卷起千堆雪,冷却后一吃而光,完全是保留着我们闽南人的“吃茶”方式,甚至于用茶叶作为茶糕、茶糖和茶面条等,令人吃惊、叹服也。

    高峰生态谷 网络图片

    而且,茶在闽南婚礼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男方到女家相亲时,女方父母会叫女儿端茶给客人喝,以便观察对方,茶为媒,理由充分;定亲时,待嫁女会出来奉甜茶,男方客人喝完甜茶会送“压茶瓶”红包;闹洞房时,新娘得亲自泡茶奉糖,美之为“呷新娘茶”;新娘和新郎一起给长辈们敬茶,这就是“拜茶”。有的地方还有这样的民俗:如果有亲友长辈在他乡不能来参加婚礼,新人家就用红纸包一点茶叶,寄去给远方的亲人以告知喜讯,可谓茶香一点通。 婚庆如此,庙庆同样少不了茶与酒同祭,表达对神灵的尊敬之情。如今,闽南民间还有相关的茶俗语:清早一杯茶,赛过吃鱼虾。早上茶一杯,胜似吃雄鸡;人来扫地、人走泡茶;勿吃过量酒,毋喝隔瞑茶;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

    如此厚重的茶缘,也佐证了闽南茶乡的历史地位。2013年,泉州南安文史爱好者就在九日山莲花峰上发现石刻,有多处提到“茶”,像东晋太元丙子年(公元376年)的“莲花茶襟”及“岩缝茶香”“贡品石亭茶”“莲花茶怀古”等。其中,“莲花茶襟”最为久远,它书于东晋,也是福建最早有关茶的文字记载,甚至比“茶圣”陆羽公元780年写的《茶经》还早了404年。

    网络图片

    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茶与米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可见闽南人与茶的天然联系。来去阮家吃茶否?“jia-te”(呷茶),这是本地人热情的招呼。且有干炒的面粉叫 “面茶”,糖冲开水叫“甜茶”,老姜烧汤叫“姜母茶”,野生老茶叫“清明茶”,退火草药汤叫“草仔茶”……宋 代 诗 人 苏 轼 就 有 《 和 子 瞻 煎 茶 》 诗云: “ 闽 中 茶 品 天 下 高 , 倾 身 事 茶 不 知 劳 ” 。

    据茶叶专家考证,“茶”在英语里叫做“tea”,这个词便是外国人从拗口的闽南话里“偷学”走的,演变成chya音系统和tê音系统,如拉丁语的“Thee”、英语称茶为“Tea”、法语为“The”、德语为“Thea”,以及丹麦、瑞典为“Te”,均为“Tay”之转音。还有“乌龙茶,英语和西欧语言体系里就写成“wulong tea”,而为了配合闽方言的发音而拼成了“oolong”,以及“dimsum”,茶点,一听发音,闽南人就能猜到这个略带小资情调的词儿来自闽粤腔调。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交融中,语言也会相互影响,这也难怪当地人会把南洋泊来的辣味佐料satay译成“沙茶”,把猪骨汤命名为“肉骨茶”了,bak kut teh。如此一来二去的“吃茶”,称为工夫茶,深刻地影响着全球茶界,诞生了安溪铁观音、平和白芽奇兰以及天福集团等福建品牌茶叶、茶企。

    天福茶博院 网络图片

    风情都在民俗中,风雨尽在茶杯里,闽南三地形成的茶都金三角,一直以古意的情怀,迎接着四海的宾朋。

    你们当地是如何称谓茶叶的?欢迎说来分享,以便日后增补,谢谢诸君捧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米tea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ct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