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
品 | 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品 | 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作者: 易丘藏书阁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10:32 被阅读0次

千忠戮·惨睹【倾杯玉芙蓉】

                                          ——李玉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

四大皆空相。

历尽了渺渺征途、漠漠平林、

垒垒高山、滚滚长江,

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

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

雄城壮,看江山无恙,

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背景

《惨睹》为昆曲《千忠戮》中最有名的一折,写建文帝剃度为僧,逃窜在外,一路上看到被杀群臣,传首四方,以及被牵连的在乡臣子和宦门妇女,押解进京,种种惨状,不忍目睹,因而悲愤万分。全出由八支曲子组成,每曲都以“阳”字结束,故又名“八阳”,长期以来,传唱不衰,所谓“家家收拾起”,即指第一支曲首句“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而言。

欣赏

曲调高亢激越,悲壮凄怆,表达了建文君逃难时的悲凉心境。

此曲气势磅礡,历来称为名曲。清初有“家家收拾起”之说。

杨恩寿《词余丛话》云:“《惨睹》一出,发端无限凄凉。帝子飘零,迥异游僧。

托钵选词,何亲切乃尔。神情之合,排场之佳,令人叹绝。”

唱法

[倾杯玉芙蓉]又名[倾杯赏芙蓉],南正宫集曲,由[倾杯序]、[玉芙蓉]两牌组成。首句“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句,须唱出帝子飘零,不胜凄凉之情。

“起”字可高其音,“担”字出口“2”音延长用卖腔,而后豁足。“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句为本曲“务头”,须发调高亢浏亮,行腔彻满,悲愤之情自见。“恙”字擞腔须带哭音。曲尾“到襄阳”三字,应唱得有气势,“襄”字出口以“西”音徐徐转“夹”音,而后放足,三叠腔第二音高第三音用落腮口法,不可草草放过。

作者

李玉,字玄玉,也写作元玉,别号苏门啸侶,江苏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焦循《剧说》中说他“元玉系申相国家人,为孙公子所抑,不得应科试,因著传奇以抒其愤”。申相国,即明代的首相申时行,李玉是申时行家人。他受到申时行的孙公子的压抑,不得参加科考。不过据说他曾在明末中副榜贡生,入清后,绝意仕途。他的书斋名为"一笠庵",人称"一笠庵主人"。李玉是明末清初创作最多、影响较大的戏曲作家之一,,所著传奇约40种。他的代表作是《清忠谱》。但他早期最著名的作品却是《一笠庵四种曲》,即“一人永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发自易丘藏书阁

相关文章

  • 品 | 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千忠戮·惨睹【倾杯玉芙蓉】 ——李玉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 四大皆空...

  • 独闯

    故,此生世事何为,你看那江山如漾,谁又舍你一瓢一粒到襄阳,你只管上马仗剑,霸道擎天一脚蹬翻尘世浪,老来去说老混账。

  • 江山无恙

    千门换新桃,万户系江城。 城若空,庭深掩,雷火昼夜起。 四海聚,九州援,叩谢悬壶人。 驱恶斩疾终有时,春归赴樱海。

  • 人生如画

    出生如白纸 随时色彩添 谁识浓淡好 谁可持相宜 有谁爱清雅 重彩谁能离 我生爱江山 愿风景多骄

  • 浅识襄阳

    襄阳古城,是我们本次国庆旅行的最后一站,凌晨三点相遇,下午五点道别。 倾盆大雨是襄阳迎接我们的浓重见面礼,噼里啪啦...

  • 江山真的无恙吗?

    清明节已过,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昨天有媒体说“江山已无恙,逝者请安息”!逝者真的能安息吗?江山真的无恙吗? 如...

  • 啊,壮哉,大好河山

    我们沉默着凝望,看山河妖娆,岁月无恙,人间静好; 我们沉默着回首,看山河锦绣,江山如画,风景这边独好; 我们沉默着...

  • 志在远方

    万里江山万里云,千江有水千江月。莫问天下谁识君,学有所成美名扬。

  • 五言(提图.夕阳蓑翁)

    蓑衣竹筏影,长须木桨起。 舟摇凉月碎,鱼跃晚风哀。 幽波漾悲声,月映泪满腮。 谁识星下人,阑珊梦一瓢。

  • 夜雨

    昨夜连江雨 不觉透寒窗 谁品苦滋味 掷笔识愁伤 ――左石己亥季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 | 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fr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