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是叶圣陶先生在1941年第一次提出的,他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说:“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叶先生之所以在不同文章中屡次强调国学教育中课外阅读,读整本书的重要性,是因为他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对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教养,即养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课外多看书籍不可。”
我们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课本上的文字也有限,如果缺乏自主阅读,长期下去,那么即便是课本上的文章,也会觉得晦涩难懂。当被要求整本书阅读时,学生就会无从下手,更谈不上积极阅读。
当我们要带着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就要把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内教给阅读方法,实时让学生用所学方法去课外进行实践,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对于这个问题,叶圣陶老先生也曾有过明确的论述:“就用研读国文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
我们教师的教学最终要做到“授人以渔”,也就是最终要让学生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品质与能力。可只从教材入手的话,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还是需要借助“整本书阅读”的方式。
当今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而阅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之一,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