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笔记
2016@谢辉阅读清单05:《超级询问术》

2016@谢辉阅读清单05:《超级询问术》

作者: 谈判顾问谢辉 | 来源:发表于2016-02-21 07:55 被阅读176次

    今天带来的这本书是我在#专业类方法论#的“提问”专题下选择来阅读的书籍,本书作者来自美国,曾训练美国特种部队的特勤人员如何询问和审讯。对于本书的阅读期待还是蛮高的,毕竟这是出自一位“专家”之手,但阅读后有些失望,作者对于全书的内容设置很好,但对于每个部分的讲解却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讲解,只是给出了一些询问的原则,不过,多少还是有些收获,下面是我整理的作者提出的一些重要的询问原则。

    2016@谢辉阅读清单05:《超级询问术》

    1同一时间关注同一个问题:

    作者强调,要确保问题是始终围绕一个关键性的主题展开,并确保对方的回答可以满足你的询问,尤其是当你意识到对方的反应可能会偏离你的预期目标时,或者感觉到对方可能还蕴藏着其他有帮助的重要信息时,你应该为了回到最初的主题,而在询问时做一些迂回和调整。

    这个原则被作者奉为提问第一原则来反复强调,但实际操作中,我们大多数人却常常做不到。我们可以用心观察一下自己日常和别人的沟通提问中,常常都是没有聚焦在关键词的提问,都是一下子抛出很多个问题。这样的提问不够深入,没有办法从对方的回答中获得有效信息,更没法深挖信息。如果是日常生活沟通,不聚焦影响不大,但转移到其他特定场合,不聚焦却常常让我们没法了解真实的信息。

    比如在紧急医疗场合,医生需要深入了解患者详细的病患情况;比如在商务场合,销售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背后的采购动机;比如在情感沟通中,对话双方需要探究让他们产生纷争的事件背后的心理原因。在以上这些场合,我们都是基于解决问题的提问,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开始提问时就勾勒出希望深入探查的几个关键词,并围绕这几个关键词提问,同时在对话展开后,通过倾听,再选择新的关键词来深入了解。这样,整个沟通的质量会非常高。

    2保持无偏见的好奇心:

    我们都知道提出好的问题,是有效询问的根本,也是询问这门科学的核心。但我们往往忽略的是,学会提出好问题的关键是,要尽可能的去除我们脑中事先形成的一些“偏见”,因为这些固有的信息很多时候会阻碍我们去打开我们的耳朵和内心,特别是当对方刚开始回答时和我们已经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有了呼应,我们的潜意识就会开始进行信息编码,我们就会迫不及待的开始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忘记去放空自己,去倾听,去保持一颗如孩子般的好奇心去不断针对一个主题进行多角度的跟踪性提问,这样,我们常常不会了解到事情的全部,甚至连一部分都无法了解便开始下结论,开始着手解决方案,甚至和其他人开始描述我们认为我们已经了解到的事物。

    这点说是方法论,不如说是心法论。保持无偏见就是“无我”,这对提问者个人修为要求非常高,只有把自己的固有意识全部放下,像个四岁孩子那样对世界一无所知,却又充满好奇,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对方身上,通过提问来了解对方,而这时对方也会明显接收到提问者对自己强烈的好奇心,会被提问者带领一起去打开自己,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会给双方都带来惊喜。

    3使用6W1H开头的问句来替代“是否”开头的问句:

    这个方法是绝大多数讲“沟通”的书籍都会提出的方法,也可以表述为多用开放式问题,少用封闭式问题。这个方法没有太多新意,而且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基本都在应用的方法。

    4询问集中在PPTE这四个领域:

    这是作者自己研发出来的提问聚焦领域——PPTE,即人物People,地点Place,事物Things,事件Events。作者认为我们所有的提问都是围绕这四个领域展开,只是每一段提问中有不同侧重,如果我们面对一次沟通无从下手时,只要聚焦在这四个领域,一定会获得我们想要获得的信息。

    我个人感觉这就是我们从小学习作文写作中最基本的记叙文结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是记者报道新闻时要交代给读者的“新闻六要素”。虽然作者的表述不新鲜,却很实际,前面提到了我们从小就学会了记叙文的写作,但我们在日常沟通中却很少像小时候写作文一样“规矩”,把这六要素了解清晰。

    另外,对于PPTE的每个领域,都是深入的很多问题可以提问,比如我们通过提问了解到事件的地点是北京,我们就会围绕“北京”来展开很多提问,日常生活就在北京吗?生活多长时间了?对北京印象如何?如何可以再选择一次,是否还来北京?北京最让你难以忍受的是什么?北京让你最留恋的是什么?北京和其他城市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样,我们就会把“地点”这个关键词了解的很透彻,也进一步把事件,把人物,把动机都了解的更透彻。

    5保持询问的训练:

    我认为对于训练方法的介绍是我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因为对于读书,我秉承华杉老师的信条,“知行合一,切记体察”,所以,只有通过练习,通过实战来学习,才会真正把所谓的知识学会。对于询问,作者提出的练习是叫做“发现专长”,即两人对练,通过询问在五分钟内尽量多的获得关于对方在某个领域内所掌握信息的边界。

    我自己将会采用这个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变化,来训练自己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对方的信息。对于读书获得的方法论,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长期的训练才会有所掌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也是读书人经常忽略的一点,所以,我建议我自己和所有准备接受这个方法论的朋友,在日常的提问中结合这些方法来训练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

    苏格拉底说,只要向一个人提问,不需要任何人教他,他就会自己教会自己,找出最终的答案。本书告诉我们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如果要想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组织,使提问更有逻辑性,这样才会通过有效的询问,在对方回答的指引下,高效的找到最终要去的地方,了解我们需要的信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6@谢辉阅读清单05:《超级询问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gv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