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及庐
写出《快乐王子》的爱尔兰作家王尔德,在《自深深处》里并不快乐。
《自深深处》是王尔德在狱中写给同性情人波西的一封长信。
高高在上的剧作家王尔德缘何成为阶下囚,个中原因离不开他的情人波西。
1895年,波西(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的父亲指控王尔德与其子交往长达四年,斥其为“装腔作势的鸡奸客,”素来与父不和的波西怂恿王尔德上诉控告其父,而王尔德最终败诉,以“严重猥亵罪”入狱两年。
这个以“为情人出头”开始的故事,并没有换来波西的不离不弃,相反,王尔德因此身败名裂,入狱两年中他多次写信“恳求”波西现身,而波西却从未出现。他们父子的闹剧,王尔德成了最惨的牺牲者。

愤怒、痛苦、失望、卑微是王尔德写出《自深深处》的源动力。
他斥责波西的无情无义,回顾二人的交往,波西总是最“潇洒”,最“无情”的那一个,王尔德痛恨昔日恋人竟如此绝情,转而又祈求能与之复合,他看透波西的浪荡和拜金,却又无法离开他。
但情人波西却始终没有现身。
王尔德只活了46岁,出狱后的他被曾经的名流阶级所贬斥,人们纷纷避而不及,只有少数几个好友仍在维护他。
王尔德与同性恋人波西交往的同时,也是个有妻有子的人,这样震慑三观的故事放在今天也必然能上头条八一八了。
甚至在出狱后,他还曾祈求与妻复合,而同时,消失的波西又出现了,在妻子和情人之间,他又一次选择了波西。
这个多情的王子,一生为感情所困,在艺术的道路上,这样的人生经历是否真的为他带来不一样的经验?我们无从得知。
经过这场牢狱之灾,经过王尔德在狱中那一封封一去无回的长信,他和波西还能回到从前吗?自然是不能了。
我们不能确定那具体的时间,不过复合的王尔德和波西之间,那原本就没有解决的诸多矛盾仍然存在,他们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王尔德曾说,能亲手毁掉自己的人除了他自己,没有别人了。一语成谶。
在戏剧、小说、童话创作中闪耀溢彩光辉的他,曾被博尔赫斯认为是“最有魅力的人。”
他的盛开,相比较而言,非常短暂。而他的一生,又离不开“情”,他似乎是一个多情的人,却也是一个无情的人,他对波西的爱恨交织,或许也曾是他的妻子对他的感情。
因为社会伦理的关系,王尔德的“出轨”放在今天,最多是家事,而在当时,却是墙倒众人推。在他死后百年,他的才华成就才为人光明正大的认可。
《自深深处》中除了他对波西的“控诉”,还有不少关于艺术的见解。
坎坷的生活,给王尔德带来的顿悟,对感情的极致要求,或许只能以文字的名义诉说了。
他的墓碑上,后人留下了他的原话:“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