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来了新人,领导嘱咐我给新同事配一把钥匙。头两天下了班我都有事,第三天白天领导又在追问此事,我当即保证当天一定完成任务,让新人有钥匙可用。
保证完了我便犯了愁,前两日我的确有事,可也不排除我确实为这件小事犯愁。前几年还未创城的时候配钥匙的小铺子隔段路就有个一两家,近几年创城期间街边小铺子大都被清理掉了,现在找起来,难喽!
我仔细一琢磨,还是去以前办公的学校附近瞧瞧吧,因为之前在那边办公,也配过钥匙,最主要是轻车熟路,人也熟悉。
下了班我就直奔学校方向,好在去处也是我回家的必经之地,只不过中途下车稍微麻烦一些。我故意提前下了一站地,拐进校园,准备尝一尝惦念许久的校园美食——熏肉大饼,自打公司搬家以后,这可是我午饭的时候经常心心念的那口美味啊!
拐进以前常买饭的小道,第一眼看到的倒不是熏肉大饼的招牌,而是卖饼阿姨招牌式的笑容,她远远的看到我便向我微笑,那一刻,我觉得这饼像是提前吃进了肚子了,一下子找回了曾经在这里工作的那段时光,想不到离开大半年她还记得我,我也向她抓了抓手示意。
毕业后我在这所校园里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期间经常过来买只大饼一饱口福。熏肉大饼的铺子是一个小屋里刚进门左手边一个小小的摊位,没有具体的名字,不像是“李记杂货铺”、“张记麻辣烫”一类的招牌,就简简单单的“熏肉大饼”四个字。有时候简单反而是最好的,事情搞复杂了,弄得人力物力使唤了一大堆,核算下来还不如简简单单的搞一场。摊位布置也很简单,右手边一口油锅,中间是一个擀面的案板,案板靠着顾客的一侧放着几个面团,左边是烤肠鸡蛋腐竹一类的配菜和调料,由阿姨和她的爱人共同经营。两人分工明确,阿姨负责招呼客人、擀面、卷饼,叔叔负责把擀好的面饼炸熟,炸成金黄的色彩。每当看到油饼出锅,口水就禁不住咽下一大口。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摊位,不止让我魂牵梦绕,也牵动了不知道多少这所校园的学子的心。听我们小领导讲,每当他的同学毕业后回来学校,熏肉大饼是必吃的美食,已经达到了回母校不与熏肉大饼拍照发朋友圈便不算回学校的地步,不知不觉,这个饼摊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子们的一份牵挂。
我就近摊位后和阿姨打招呼攀谈,还是熟悉的布局,一点没变,先要了两个熏肉大饼,为了避免配钥匙的摊位挪地方导致我白跑一趟,我向阿姨确认配钥匙的具体地点。阿姨告诉我还是在原来某银行的门口,怕我不清楚又详细的说了在某某店铺的对面,某某路的拐角,这个时候正在炸饼的叔叔也加入解说,在某某某某地方。其实他们说到银行门口我就知道位置了,只是见他们热情不愿打断。随后又趁着阿姨在卷饼的功夫又闲聊了几句,我便付钱道谢,拿着饼哼着小曲离开了。
那晚我顺利的配好了钥匙,吃了两个熏肉大饼的我,肚子圆滚滚的,险些撑得走不动道。其实吃完第一个大饼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八分饱了,本意第二个留到明日再吃,最后实在没管住嘴,三下五除二吃掉了另一个,我安慰自己难得吃一回,有这回下一回不知啥时候再一饱口福。咽下最后一口饼的时候,我想起了阿姨的笑容,亲切温和,就着那份暖意,吃下了最后一口。
买饼回来的路上我也一直在想,小小的一个摊位,让那些在此生活了三四年的学子念念不忘也就罢了,为何让我这个并非本所大学毕业的人也念念不忘,宁愿多走一站地也要过来买一两个尝一尝;也是小小的一个摊位,为何那些一代又一代毕业的学子回来不论是探望老师还是参加校庆晚会,都不忘过来买一张大饼,尝一尝?为何呢?我想,这个时候的校园里小摊位上的熏肉大饼已经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食物,也不仅是一份美食,论起好吃的,绝大多数的孩子们毕了业都能吃到比这美味百倍千倍的食物,可是就是这一口,不论时间蹉跎了多久依然无法替代。这时候小小的大饼已经不是一口食物,而是那帮学子们青春的见证,是他们的回忆。咬上一口,想起的是同宿舍的舍友,一起嬉笑打骂着去小南门买饭;咬上一口想到的是青涩的恋情,把卷饼买给心爱的姑娘,姑娘一边嘟着嘴说自己又要胖了一边甜蜜的收着;咬上一口想起的是那段校园的时光啊!而那口大饼于我同样也是如此,我吃的何止是那口饭,而是我在这所校园里工作了一年多的记忆,来到这里我想起的是那段难忘的经历,想起的是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真好,一个小小的饼摊,牵动着那么多的人。小小的饼摊见证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来了又去。不变的是那个味道,不变的是那个摆设,不变的是那对夫妻,不变的是那段吃着熏肉大饼的过去的岁月。我虽离开了那里,可是我还想念着那里。想念那里四月的风,想念那个篮球场上的身影,想念那个和我私定终身的姑娘。我虽然离开了那里,不论后来过得好与坏,当我想起那里,我会觉得温暖。
我想念那里,想念熏肉大饼的味道。那个味道让我觉得熟悉,让我嘴角泛起笑意,让我隔着时空放佛又置身在那所校园里,让我知道自己曾经那样鲜明的活过,让我对未知的未来,充满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