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妞的作业有数学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需要测速度和准确率。第一次做20以内的加减法,妞速度有点慢,9分15秒,还错了5题。小家伙一做完就大哭,边哭边说:“我太紧张了,我太紧张了。”第一次错误率这么高,小家伙有点受挫。
我一看,问她:你需要妈妈抱抱吗?妞点头,继续大哭。
我共情到:“你特别紧张,紧张地都不知道怎么算了,对吗?”
妞继续点头,继续大哭:“我紧张地都害怕了,我脑子里就怎么也算不出来。”
我继续反射式倾听和共情:“嗯,妈妈理解,你特别怕自己时间不够用,所以特别紧张,紧张极了。你知道吗?妈妈小时候练习口算的时候,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呢。”
妞一听,立马冷静了很多:“真的吗?你是怎么做的?”我就举了一个我的同桌口算的时候笔抖得特别快,把我弄得别紧张的例子。妞听了破涕为笑。
我看她情绪平稳了,就问她:“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紧张的时候会算不出来吗?”妞摇头。我说:“你知道的,掌中大脑啊,我们紧张的时候,会变成笨笨脑,当然算不出来啦。”妞恍然大悟的样子。我继续指着错误的几道题问她:“你想想看,现在这几道题,你会吗?”妞很快会了。
我说:“算错了,有关系吗?”妞摇头,我继续开导:“我们欢迎错误,对不对?因为错误是?”妞:“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嗯,是的,重要的是我们从错误中学会了什么,对吗?好的,妈妈把你错误的拍在错题集上,下次拿出来复习,好不好?”
这个时候,小家伙已经完全恢复了平静,并且主动说:“妈妈,你知道吗?我们班有小朋友特别快。”“嗯,妈妈知道,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快吗?”“因为他们很努力练习了。”“那我们可以怎么做?”“我也可以很努力练习。妈妈,我要继续练习。”就这样,小家伙连续练习了5次,在过程中,没有紧张的情绪了,速度也每次都有提高,但是还是有错题,第五次的时候,我问她:“你是继续练习还是明天练习?你来决定。”她决定练习最后一次。我知道她特别期待自己全对,但是最后一次还是有4道错题。她有点失望,但是很好的控制了自己,并且表现出对自己的满意。
反思:其实每一次错题的时候,如果我们好好分析一下,那么可能会更好,明天改进,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哈哈。
可取之处:共情的力量,因为我共情到孩子,所以妞在不到5分钟之内完全平复了自己的情绪,不但把自己受挫的感受很好地化解了,而且还激发了自己的斗志,最终对自己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我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得更好的。在过程中,我对她情绪上的支持给了她情绪安全的环境,让她专注于解决问题。最后,我对于她失望的情绪没有任何的干涉,一来,我觉得她也需要体会失望的感觉,二来,我相信她有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每一次的错误,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一次情绪的宣泄,都能增加一些内在的力量,继续加油,宝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