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365里路
见字如面,关于书信

见字如面,关于书信

作者: 醉卧看西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2-05 20:23 被阅读0次

 

  提起书信,自然会想起《傅雷家书》,短小精悍的是林觉民的《与妻书》,也会忆起冰心的《寄小读者》和《再寄小读者》,或情深殷殷,或爱意决决,或关怀备至,只因那一句,见字如面。

    最近有两档节目,一个就是《见字如面》,另外一个就是《朗读者》,是文化的回归,更是真情的回归,一个因功利而疏远了彼此的世界,再次动情,不能不说是一大幸事。

  其实,以往在书信里,一种见字如面的情怀,在纸笺和墨香所呈现的氛围中,或喜或悲,执笔之人,就在眼前,与你娓娓道来,站在窗前,竹影婆娑下面,跃然纸上的文字,幻化成鲜活的生命,与你对话深聊,书信或许不长,但用心之人绝无半句废话,事情,观点,愤怒,欢快,爱慕,见字如面。一杯香茗,花前月下,秉烛夜读,纸净墨香,手执锦书,如牵手一绝世女子也未可知。

  见字如面,落于纸上的文字,或飘逸,或清秀,或工整,或笔走飞龙,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已经跃然纸上,可以读出一个人的大气,也可以悟出一个人的随性,即便是再过潦草的字体,一样望去,便可感知远在天边的知己,一脸的坏笑或是戏谑。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出自汉乐府中的《北方有佳人》,是李延年向汉武帝举荐自己妹妹而做的词,一封有声的信笺,将语言的表现力也用到了极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书信之于常人的意义,记得小时候三四年级间,一次三姑母从长春寄来书信,上面写了小表弟的可爱以及长春随军探亲的生活,奶奶看完之后,还要意犹未尽地让我和堂哥看,那时不懂,我们两个却去挑书信中的刺儿,比如标点,一两个别字。

  不知什么时候起,书信已经将我们远离,甚至于将你我抛弃,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不能挽留,只能远远望去,任凭渐行渐远,却不能以时代的进步为借口。

  寂寥的夜,晚归,孤独的邮箱默默伫立在午夜街头,孤独地守候这一片夜色,有通知单,有印刷品,只是少了承载真情的书信,也少了那份真情。

  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文化,但文化的重要载体就在于文字,而现在我们所拥有的是冷冰冰的铅字,抑或是闪耀在屏幕的以各色字体呈现的文字,唯独缺少了承载了个性的书信,大多数人已经不会写字了,不是文盲,却比文盲更可怕,不同的思想,被局限于一样的形式,却还要彰显个性,怎么可能?

  见字如面,回不到从前,让我为你写一封信,写一首诗,见字如面,亲爱的你,你是否愿意回到从前?

  见字如面。

相关文章

  • 见字如面,关于书信

    提起书信,自然会想起《傅雷家书》,短小精悍的是林觉民的《与妻书》,也会忆起冰心的《寄小读者》和《再寄小读者》,...

  • 见字如面·书信

  • 见字如面—叹无常

    见字如面 这是见字如面,给自己的定位。 简介 《见字如面》是一档定位于“以书信打开历史,借文字阅历世事”的阅读推广...

  • 书信传情 见字如面

    书信传情,见字如面!5月5日,我们带着自己给最想写信的人写的一封信,进入了“朗读吧”。因为今晚我们要用读信...

  • 重解《见字如面》,感悟书信的力量

    导读:见字如面,如雁带去思念;见字如面,如歌抚慰流年。 如今在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冲击之下,书信早已被邮件、社交软件...

  • 《见字如面》说生死

    无意中看了《见字如面》栏目里的生死之说,非常震撼。 所谓《见字如面》实际上就是读书信。这是由实力文化...

  • 见字如面,书信传意

    最近看完了一本书,“爱书人的圣经”——《查令十字街84号》 因为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知道了这本书,然后...

  • 心在树上,你摘就是

    -——读《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节目的主题,据说是定位于:以书信打开历史,借文字阅历世事。今观此书,诚不欺人也。...

  • 见字如面

    01 // 在刷网页的时候,无意之中在腾讯视频看到以书信朗读的节目——《见字如面》第二季开播。豆瓣对《见字如面》的...

  • 《见字如面》 || 见字如面

    文 / 染染夏光 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会用一句话来总结一本书的大概内容或者我大抵的感受,而这本书,《见字如面》,却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字如面,关于书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wb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