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乱说心理
Day16 Guan读 |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治疗忧伤的七课7/

Day16 Guan读 |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治疗忧伤的七课7/

作者: 小冠没道理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10:45 被阅读0次

#乱说心理,通通没道理# by 小冠

Day16:以病人为师

如果说前面是故事,这一节妥妥就是教学了,并且又呼应到前面提到的「以病人为师」。每个来访者都是老师,都教会我们关于人、关于治疗的新知。

1. 这一章叫《治疗忧伤的七课》,在治疗艾琳之前,亚隆已经是哀悼方面的治疗专家了,他知道应该怎么跟丧亲者工作。

但在碰到艾琳之后,他才发现过往的那些方法似乎都不管用。最终还是要回到这个人的独特性。

这也像是一次「临床案例深度解析」。

心理治疗从弗洛伊德开始,就是从临床当中获得智慧与经验,弗洛伊德的著作里有相当多关于案例的篇幅,还有几本专著更是专门来讲病例。在咨询师的培训中,案例的学习与分析也相当重要。

每一个案例,都是来访者在帮助咨询师成长,这些经验又通过书籍、论文、课程传递给更多人。

2. 大师如亚隆,也始终在面对来访者时,牢记「以病人为师」「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很让人触动。

听到过不少前辈讲,国际的学术会议上,经常有六七十/七八十岁、临床经验异常丰富的老者来参会,并且不是作为演讲者,而是坐在台下学习、交流,去听更新的东西。这里面传达出的职业认同、对专业的自我要求,也让人触动。

3. 心理教育、正常化、普遍化

有一些流派很注重心理教育、正常化普遍化来访者的一些症状。对来访者来说,有可能感到咨询师不重视他,咨询师觉得他的问题没什么大不了;当然,知道「别人同样会有这些困扰」,也可能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

所以技术本身没问题。——多做一点的方式或许是,心理教育之后再问问来访者,这样说的时候,他是什么感受。

人本存在取向更强调对个人独特性、此时此地、I / Thou关系,意味着要看到眼前这个人、看到独属于Ta的痛苦。

---本章完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16 Guan读 |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治疗忧伤的七课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wm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