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使人学习,早起第三百二十九天
今天看了银行螺丝钉的推文,题目为《擅长集中投资的巴菲特,为何推荐大家进行分散投资?》虽然内容跟题目的意思有些差距,但依然不妨碍从中获取营养,关于投资,经常都听到说,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可是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却没想到这些篮子所在的车出了车祸,全都损失了。
投资大师有很多,投资态度不尽相同,大致分为集中和分散两个派别。
集中派的典型代表,就是巴菲特和查理芒格。
巴菲特大多数时间里,虽然持有的股票品种数量不少,但是仓位比较重的,其实就是不超过10只。
查理芒格更加极端,主张投资看好的三四只股票就好了。
理由也很充分 :
一是好的公司数量并不多,买多了股票,肯定配置了一些不那么优秀的公司。
二是投资者的能力有限、精力有限,关注的股票数量多了,反而不一定能深入研究。
分散派也是有很多的。
▼典型的代表就是约翰博格,指数基金之父。
指数基金是典型的分散化投资工具。
任何一个指数基金,都持有几十只甚至上百只不同的股票。
约翰博格主张的是用最低的成本,买下市场本身。
▼另一个分散派的代表,是约翰邓普顿。
邓普顿是最早进行全球化投资的大师之一。
他的分散化,是在全球股票市场中分散化投资。
约翰博格其实早期的时候对海外投资并不喜欢,他更喜欢在美国本土进行分散化投资。
而邓普顿的分散化,是从全球市场寻找低估的机会。不仅仅是投资美国的股票市场。 五六十年代在日本股市不到10倍市盈率的时候投资日本股市,就是邓普顿的得意之作。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目前指数基金也是逐渐走向了邓普顿的全球资产配置。先锋领航也进军全球市场;包括MSCI等全球市场指数基金的兴起,也反映了这一点。
▼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分散化代表,就是桥水基金的达里奥。
桥水基金的全天候,是另一种分散的方式。
同时配置股票、债券、商品等不同资产大类,把波动风险降低下来。
不过这种投资方式,风险比较小,但是收益上并不太高。
所以从全球范围,前一种分散化是主流,桥水基金暂时是比较小众的。
这样看来,好像都有道理,但是别人具体怎么样也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落到实处就是我们自己在这一方面能有什么样的收益,不管是集中也好还是分散也好,最重要的是先定位自己,然后分析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投资方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那么投资之路也就轻车熟路了,别人始终是别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019年2月22日
我是有点逗的正经人
时而神经,时而正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
一名终身学习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