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轼传》有感

《苏轼传》有感

作者: 阿拉丁956 | 来源:发表于2022-04-24 06:01 被阅读0次

    苏轼传有感

                         ----阿拉丁956

    王水照先生的《苏轼传》,也是一本大块头,耗时约20天,即将完工了。如此鲜活的一个穿越千载岁月、惊艳了时光的东坡居士是如何将辗转流离的人生,过出恬淡自在的兴味来的。不写点东西,心里空荡荡的好似缺了些什么。若要真写,写些什么呢?

    一时半会,还真的没有头绪!

    幸好李笑来老师的读书经验提到一条启发思路——看他人的书评。非常好的经验,收下了。春风不语亦温暖,再次谢谢李笑来老师!

    是啊!回看千年,看一个古人的生平,谈不上以史为鉴,至少是希望从他身上得到我们想看的东西。看别人,观自己,差距在哪?有多大?是不是遥不可及?说实话,越是看懂苏东坡,越是发现离他真的越是遥远

    他的活法就像一个神话一般,他个人就像一个神人一般,让你困惑不解地根本难于想象:世上还有如此活法之人,太洒脱、太率性、太鲜活了。千年来一直都被多少文人雅士视为顶礼膜拜之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其实是一个比谁都知道“在其位谋其政”的简单道理的人。许多人也许觉得他的情商一般般,不然,不至于官场起起落落。其实不然,我们有理由臆测:凭他的聪明学识,他不是不清楚这其中之玄机的。但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官场如泥淖深渊,本就不适合性情简单的人。

    他不是不知道在官场如果想走得顺畅,是需要放弃许多自我、需要情商妥协周旋方方面面,但他真正属于发自内心的鄙视。中国文人“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屑以及他孤傲的心灵和耿直的性格促使他与官场的氛围格格不入。但他无怨无悔,多次请辞回归田园、纵情山水,这是何等的让人心驰神往却也无法企及的境界!

    他是一个对环境有着很好的适应能力和自救能力的人。在《定风波》中,苏轼写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仅仅是“莫听”与“何妨”两个词的表现力一个桀骜不屈的性格透过纸张跃然于脑海前。

    一种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这也许就是苏轼一生的态度。“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外界对他的影响太小了,小到根本不入他的法眼。被贬谪又如何?被打压又怎样?面对纷繁的人生困境,不如“一蓑烟雨任平生”吧!

    他执儒家之本,又有着佛家的的超俗洒脱,他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佞,将儒家和佛家巧妙地结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处世哲学——苏东坡正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人。正是这样的一个奇人,才能惊艳了时光,穿越千载岁月,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诸如一个普普通通的院子、普普通通的月光,普普通通的竹柏,我们看得就是如此的普普通通和平平常常,但被苏轼一看,却看得光芒万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他为什么能做到呢?

    苏子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很简单,因为他闲。我们不闲,我们很忙,所以看不出苏轼的境界。 

    简简单单一句“他闲,我们不闲”,境界高下立判。如何才能让自己内心不忙,让自己内心纯粹空闲、让自己的内心通明、旷达不染尘埃,看似简单的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喜欢苏轼,崇拜东坡居士。苏轼是笔者本人的精神偶像,但也仅仅到此而已——“臣妾做不到啊。”

                             2022年4月21日星期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ai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