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本文源自南怀瑾学术研究会、南怀瑾文教基金会,作者授权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化的救亡与清理重建(增订版)
——纪念南师诞辰百年
(二)
文/马宏达
何为真学问
什么是真学问?记忆知识、会考试、写文章著书立说,乃至种种学衔头衔荣誉云云,可以代表真学问吗?当然,也不代表没有真学问。
南师在《论语别裁》中有这么一段话:“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思考,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
这段话实际是对“学而时习之”的阐扬。“学”者觉也,学靠觉,也为了觉,上至天地人,下至酱醋茶,乃至家国天下,从“怎么回事儿?”到“怎么办?”无所不包。“习”代表实践、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自觉、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题中本有之义。学习、学问,与自觉觉他、学以致用、经世致用、内圣外王(内养外用),一脉相通。
南师对“真学问”的阐发,溯本归元,振聋发聩,却不知唤醒了几多人。不幸的是,久远以来,学问的标准早已异化为种种表面形式,忘记了身体力行、自觉觉他、学以致用、经世致用、内圣外王的“初心”。这种错位与颠倒,于国、于世、于人,是何因果?非常值得反思。
南师的学问不止源于书本,更多是源于实践、阅历、经验乃至交游。比起书本,他的“不言之教”(身教,身心行为)更值得人们研究、思索。你看他数十年春风化雨化导无数,再看他对祖国统一、经济建设、国防科技、法制建设、国土改造、高校教育、学术研究、儿童教育、中医现代化、慈善公益等诸多领域的推动与贡献(参看南怀瑾学术研究会网站www.nanss.org“大事贯珠”等栏目),再研究他的愿力、意志、气度、襟怀,他的弘毅、博学、笃行、担当,他的出处、行止、操守、品格,他的定慧、喜舍、方便、慈悲,他的侠义、韬略、文武、纵横,他的光风霁月、道德文章,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他的自立立他、自觉觉他、经世致用、天下为公……这一切言传之外的身教,所体现的丰富学养与人格力量,所带给人的启发、感化和激励,难道不是对“何为真学问”的现身说法吗?不是留给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吗?很多人奇怪,为何阅历经验见识越丰富者,对南师的身教越是敬仰,对其言传越是心有戚戚焉。若从上述角度研究,就不难理解了。毕竟实践与阅历这本大书的学问,纸上谈兵是无法读懂的。
可以说,南师是“圣之时者”,他非常务实,法无定法,随机应变,因机设教,不会困在一个框框中,绝不是僵化的老夫子或纸上谈兵的书生。
即如平时听他讲话,看他做事,读他的作品,也要别具慧眼。有时候,正言若反,反言若正,曲而周全,并非表面意思。有时候,只是彼时彼刻彼因缘的方便权宜说法,切莫刻舟求剑作教条看。有时候,若无人情世故的深刻历练,对他及事物背景又缺乏了解,难免会错了意。
他用“一无所长、一无是处”的自评,警示大家放下偶像崇拜,不要依赖他,要靠自己,要自觉自立自强。他用《别裁》《旁通》《他说》《諵譁》《臆说》的标题来提醒读者,这只是他一时的观点分享,莫作标准答案或刻舟求剑看,其意在于启发读者的兴趣与慧思,步入自觉探索之路。读者若能由此而深入历史文化与现实未来的探索与思考,举一反三,乃至闻一知十,青出于蓝,活学活用,改善自己,造福社会,必是他所乐见。他的目的绝不是塑造自己的光辉形象,“既不想入孔庙吃冷猪头,更不敢自己杜塞学问的根源”(《孔学新语发凡》),而是启发世人自觉自强,推动国家民族的富强,建设人类的和平与福祉,“为今后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承担起更重大的责任。”(《孔学新语发凡》)
有教无类
有人说,南师门下什么人都有,很复杂,三教九流,各领域各阶层,工农商学兵、党政军经教、智力勇辩、贤愚不肖、英雄豪杰、忠奸平庸、贫富贵贱、左中右派……至于读其书受其影响但未见其人的读者,那就更是各色人等不计其数了。也有人说“某某是其学生,所以做老师的也未必高明”。
首先,南师说过多次,没有南门。他不同意门户观念,也常说自己没有学生。
其次,他有教无类,不论你身份地位个性品格思想如何,有缘相遇者,他总是希望对其有所帮助,希望其人有所改善有所进步。
再次,任何一个老师,都不缺不肖的学生。即如释迦孔老耶稣,也不缺不肖甚至欺师灭祖的学生。教育毕竟面对的是个性习气坚固的凡夫,而不是圣贤。教知识容易,改变人难,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教育的成效,尤其在人品习气上,影响其在固有基础上有所改善,已经难能可贵了。换言之,不肖者受影响后,也做了些好事,那便是教育的成效了。若寄望其大改变,未免期望过高。
南师说“无南门,无学生”,既是永不居师位的谦冲自牧,也是鞭策学生自觉自强的慈悲方便。既是反对一切门户之见画地为牢党同伐异,也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同时,也点出了教育的深层原理——师是师,生是生,知识技术可传承,但智慧、人格、品德、修养、做人做事的格局气象乃至阅历经验,只能影响,却无法传承,各人只能自负其责,互不相代。至于形而上道的所谓“传承”,是见道或证道者“可重复验证”的心心相印,而非徒具形式的证书或自称的“接棒”。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