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读后感,谈不上纪念的纪念

作者: 浩哥爱读书8102 | 来源:发表于2018-11-18 22:04 被阅读1次
    《人生》读后感,谈不上纪念的纪念

    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天,才想起来11月17日是小说《人生》的作者,路遥先生离去的日子。

    因为作者在国内几代人的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完全可以称之为一座文学的高山,一座丰碑。

    不对等,自己写两句,根本谈不上纪念,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确实也是因此而起,多少也当作纪念吧。

    说起来,也是巧合,外婆家也在陕北,妈妈说,翻过几个山包包就是路遥的老家。前两年,经常开车回去,在他的纪念馆经过好几次,总是心存敬畏,一直没有胆量停下来,走进去看看。

    农家的孩子,对农村和土地总是有着一种说不清楚的感情,简单的爱和恨,不能准确表达。

    安静的时候,总是喜欢写上几笔,和他人在一起,也总乐意讲讲那些发生的故事。

    初读《人生》,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按理说,故事结构严谨,文字描述细致,应该很完美。可是,个人始终认为,好像没写完,具体缺少点什么,也说不出来。以为是一种偏见,还专门翻箱倒柜的又搜出来,重新读了一遍,感觉依旧。

    总是感觉少的什么,可能是我开化的比较晚吧,对爱情一直都是一知半解,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时候,是否也有一些女娃娃,对我有过一丝暗恋。

    书上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高度的总结和精炼的表达。

    小说里面写的故事,和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比起来,稀疏平常,甚至之前被评价为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和现在的各种虐恋、多角恋相对照,基本不在一个量级,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深远的影响呢?

    说起来,《人生》的故事虽然简单,质朴的文字搭建起来,却有一种震撼的力量,在无声无息的传达、渗透。借用武侠小说的描述:“内力极其深厚,周遭三米之内,均感受的到一种无形的束缚,纠缠不清,扯不断、撇不开,虽说并不是动弹不得,只能随着内力的牵引而行走,全然不能自我掌控”。

    如果联系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不由得为作者的才思和勇气,点上三十二个赞。

    那时节,恰逢文革后,百业待兴,特别是在思想上,迫切需要一场“大解放”、“大风暴”,让思维重新活跃起来,为社会服务。

    作者在塑造的人物上,非常成功,也很现实和真实。比如说德顺老汉,几乎每一个农村,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影子,还有强势的村干部,精明的小商农(半商半农),当然更多的还是朴实的劳动人民。在每一座具有生活气息的城市(甚至大一些的社区),也基本能够找到克南妈式的小市民原型,刁蛮任性的黄亚萍,以及独立性较差、极端依赖家庭的张克南。

    当然,归根结底,这些人物性格的设置,都是为了全书的矛盾冲突而服务。深度思考,也确实属于城乡二元分化的产物,如果继续说下去的话,会有更加专业的知识来加入,属于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内容,那就离题有点远了。

    此外,作者在主人公精神独白方面,制造的矛盾更大、更多,个别情况下,有撕裂的味道,让人不忍读下去,却又希望后续好转而不舍得放下。

    高加林的性格,有年轻人的积极奋进,面对爱情的犹豫不定,遇到问题后的自我放弃,对城市、农村的不同态度和思考;刘巧珍的深情、勇敢,爱情受挫后的处理(十分现实,却让人感觉很可惜,当然,作者如此去写,必定有其考虑)。几句话,是难以进行概括的,更多的还是每个人眼里都有不同的高加林和刘巧珍。

    读完小说《人生》,不自觉的想起来,当年的高考。在填报志愿环节,不知怎么想的,对清华大学提前录取批次的核工业与核技术专业,特别感兴趣,像着魔一样,现在还有点后悔,偶尔也会设想一下。

    在大学的时候,确实花了很多时间,去自学量子理论、相对论等,应该是脑子愚钝,一直没有太大的进步。

    进而在工作之后,因为经济的原因,果断的放弃,不知道这一步是否走对了。

    只是有时候想起来,就此便于科研彻底绝缘了,殊为可惜。

    不知道,那一天,有能力可以把华北平原的农村写一下,也好设计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读后感,谈不上纪念的纪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dn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