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家之人生之意义

儒家之人生之意义

作者: 芬芳玲珑 | 来源:发表于2023-06-12 18:10 被阅读0次

《雪漠心学概论》读书笔记摘录:

人生的苦乐实为人的主观体验,就实质而言,人生无谓苦或是乐,只是一个个流动变化之现象。因苦乐之体验性,常常令人顿生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之感。

中国文化史上有几场著名的人生大梦:庄周梦蝶、黄粱一梦、南柯一梦。看透人生如戏梦,难免会有些许空幻之心绪。如王国维言:“人生只是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做连江点点萍”。孟子则认为,人若是“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于人生的意义而言,体验仅仅是最初阶段,体验之后的看破与放下也不是全部。肉体生命的消逝,如鸟儿飞过虚空,毫无痕迹;所占有的物质权势,随时易主;人生意义怎么能附在其上?必须具有相对永恒性的事物,才能承载人生意义和价值。

与肉体和物质的腐朽性相对,何为不朽?真正的不朽是立德、立功和立言,只有这种事物不会被淹没于时光河流中,并且必须为整个社会群体做贡献,才是真正的不朽。

据此,“三不朽”成为了儒家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标准,其中包含两点内容:一者精神性,不以占有财富多寡,享受福禄多寡判断,而是以德行思想为标准;二者利众性,不以个人利益的满足为标准,而是以对社会和他人所做贡献和产生的影响为标准。

功者,造福生民;言者,教化民众;德者光耀千古,滋润人心。

对于生命个体而言,安身立命从来都不是针对物质的。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一个人能够使其心性得到存养,修行到德行很好的程度,不管活多久,都算是立命了。

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充分表达了儒者的生命志向和理想,“为使人人都能具有仁爱之公心”“为使人人都能立命,养其心性”“为使圣人之道德学问得到传承”“为使天下太平和谐”,尽是利众之公心和大心,也正是儒家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如果人生本无意义,端看生命个体为其设定何种意义,那么为公为天下即是人生最大的意义。这正是千百年过去,而贤圣大德们依然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世间、存在于人心的根本原因。

——《雪漠心学概论》读书笔记摘录

相关文章

  • 致青年信

    人生,乃补充无意义之意义,吾深感当下青年日常思想之倾偏,易惟他人之思想为是,批判精神之不存。若青年受他人无端之领引...

  • 儒家简述 - 草稿

    儒家中的仁与礼,人之根本,国之基石,代表 儒家的思想对人、对家庭、对国家的重要,儒家中的中庸也代表着“和”...

  • 只要人生有方向,女人四十又何妨?

    人生没有意义,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 毕淑敏 人生意...

  • 杀人之罪小,反儒之恶大2018-09-29

    杀人之罪小,反儒之恶大 在中国,最为负价值、负意义、负能量的事是反儒,包括防儒诬儒封儒。防儒之口,诬蔑和封杀儒家,...

  • 真管理

    儒家做人之道+西方管理之术=成果

  • 儒家论“孝” - 草稿

    百善孝为先,孝也是至德要道,至仁要道。儒家讲救人义自然也重视孝道。那么何为孝也?何为儒家之孝也? 我认为儒家之效可...

  • 人生目的和自由

    人生目的和自由 生物之目的在其生命之维持与延续,生物之唯一目的,仍是自然。有目的有意义的人生,称之为人文的人生,或...

  • 读《老子》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儒家与道家最大的异点:儒家崇理...

  • 华夷论

    陶扬鸿 儒家有三辨:人禽之辨、义利之辨、华夷之辨也,皆辨之极严而不容乱者,泯此一辨,即非儒家。何为华,何为夷?华者...

  • “世俗之命”与“儒家之命”

    周易之“世俗之命”与“儒家之命”的区别,周易关于命运的解析中提到命,我们很多人就认为这里的命和儒家思想的命是一个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之人生之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eq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