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精英家庭VS普通家庭:为什么精英家庭更容易出牛娃?

精英家庭VS普通家庭:为什么精英家庭更容易出牛娃?

作者: 善书之馆 | 来源:发表于2020-06-19 12:37 被阅读0次

        许多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但是每个家庭都的条件都不同,家长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论。小编搜集了一下信息,发现培养出牛娃的家庭,精英家庭比普通家庭多很多。

  普通家庭大家都有概念,那怎样的家庭算精英呢?精英家庭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有社会地位,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背景的家庭。

—入学资格咨询—

提交表单

  如果要用收入进行衡量,那精英阶层应该属于前端的那部分(以上海为例):

  笼统地衡量一下,精英阶层应当是统计中未标出来的那3.1%的人群。

  是什么原因导致精英家庭更容易培养出牛娃呢?精英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普通家庭又有什么区别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1.金钱投入不同

  谈钱很俗,但是教育却也和钱分不开,精英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舍得为孩子花钱。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教育升级、各项消费都升级的时代,这些父母面对动辄数千、上万的教育消费可以更从容地面对。

  你要问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这么多钱?去年火爆朋友圈的那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还记得吗?

  文内的高管妈妈算了一笔账:

    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

    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

    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

    游泳班2000元;

    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

    这么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

  别以为这只是个例,随便在微博上搜搜,暑期为孩子投入大量消费的家长超级多的。有位妈妈就晒出了自己列的暑假清单,总计27797元。

  看这暑期的教育投入,换成你会舍得吗?其实很多普通家庭的眼界和精英家庭就差在这里。

  普通家庭既羡慕那些牛娃多才多艺,又舍不得给孩子支付相应的教育消费,看看游泳班、看看钢琴班可能选到最后只报了个孩子最不感兴趣的英语班,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你要是不好好学都对不起我们!”

  看,普通家庭潜意识会把教育消费看成一笔交易,考虑的是收支平衡。要问家长为什么给孩子选英语班?大概是因为英语会和孩子的成绩挂钩……

  所以你会发现普通家长也愿意给孩子花钱,但是更愿意选自己觉得好的,对孩子有帮助的班,而不是遵从孩子的意愿去选择他感兴趣的班。

  所以想拉近与精英家庭的差距,首先你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不用多花钱,可以从选择一两个孩子喜欢的兴趣班开始,哪怕这个兴趣班和他的成绩无关!

  2.资源投入不同

  在教育方面,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对资源投入的看法有2个明显的不同:

  1、影响方式不同

  有不少普通家庭在教育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把自己未能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鞭策孩子来实现这个梦想。就像小编隔壁的夫妻,一心想让孩子经商,所以孩子从小接触的都是金融、营销之类的知识。他们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来影响孩子的喜好,决定他为来的人生道路。

  而精英家庭的家长在这方面通常分得很清。小编一个在外企的朋友,为了让儿子对运动产生兴趣,他会把钱花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上,比如每周都会带着孩子去健身房,去和朋友踢足球、打篮球通常也会带上小家伙,家里也常买些足球、篮球放着。现在他儿子已经成功被他影响,变成一位运动小达人。

  2、资源投入方向不同

  普通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常以上好学校、找好工作为最终目的进行教育投资。所以通常实用性高、性价比高的项目会成为首选。这也是为什么国内语言培训班泛滥、技能艺术班遍街的原因之一。

  很多普通家庭觉得击剑、马术、攀岩等项目无用还危险,不如游泳、篮球这样的活动有意义。而精英家庭的视野就更加宽阔,他们可以看到比眼前教育更深远的东西。所以有时候为了让孩子体验这些项目,甚至会在假期带孩子去国外参加儿童俱乐部的活动。

  这些精英家庭的家长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资源让孩子积累属于他自己的资源,发掘自己的兴趣。所以你可以看到不少家长喜欢:

  带孩子出国游,让孩子认识一下国外同龄的小朋友;

  报个国外的户外营地,让孩子每天接触7、8种不同的运动,和数个国家的小朋友打成一片。

  如果你没时间或者没途径送孩子去国外体验各种活动项目,不妨找小编咨询一下有这些项目的国际学校哦!

  (题外话:美国还有一类“天才夏令营”,如CTY,全称是Center For Talented Youth美国天才少年中心。它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目的是为天才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支持。 如果孩子学术成绩很好,又对学术感兴趣,有条件的家长不妨考虑以后送孩子去感受一下)

  3.沟通方式不同

  沟通问题算是引发各类教育问题的源头之一,每个家长和孩子应该都遇到过沟通危机。普通家庭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遇到沟通难题时,通常会用自身经验做凭证,以长辈的身份训导孩子。

  普通家庭的孩子可能常听到一些话:

      “我还不是为了你好?我是过来人……”

      “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这样的沟通质量很低,不仅时间消耗了,通常还难以让孩子信服。所以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孩子还是会和你产生同样的沟通问题。

  同样聊天质量不高的表现还有:

  敷衍式聊天:看起来也在和孩子聊天,却心不在焉。我曾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追着父母问东问西,但他的父母一个在玩手机,一个好似在想自己的事情,便用简短的语气词搪塞孩子。这样的聊天,不要说深入了,连交流都谈不上。

  没有营养的聊天:不会在交谈中注意到表达的逻辑和条理,更不会有意识地加入想教会孩子的认知或思维方式。

  犹太民族盛产精英,大家最熟悉应该就属扎克伯格了,他们家秉行的就是一种高质量的沟通方式——海沃塔式“有意识聊天”。

  除了扎克伯格,还有很多牛人,如Google创始人佩奇&布林、英特尔创始人格鲁夫、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爱因斯坦、佛洛依德、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乔治·索罗斯,都是通过“海沃塔”式沟通教养出来的孩子,并且他们也通过这个方式来培养下一代。

  这种有意识聊天包含了3个核心要素:

  倾听和表达(聊开):比如孩子聊天向你抱怨老师今天没收了手机,一般父母可能会说:“那肯定是休息时间到了”“哦,那下次注意玩的时间”。这样结论式的回答尽量少说,如果换成提问式: “是什么原因?你当时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反抗一下下?”这样互动性就会强很多,也让孩子能说更多自己的想法。

  探索和聚焦(深入):在集中注意力、围绕主题的同时,探索最大的相关可能性。在话题打开时,用“肯定性语言”赢得更多可能性,使话题慢慢朝更深的地方发展。如孩子可能会因手机被收而找借口,你大可以说:“脑筋转得够快啊,这个说法都想得到,但是我感觉这样说更能说服老师,或者得到理解……”这样沟通可能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让话题继续。

  支撑和挑战(聊high):这是个进一步塑造、验证想法的过程。一方面,给想法找证据,支撑它;另一方面,要挑战、反驳既有想法,通过提问题看看我们忽略了什么。比如和孩子battle,老师收手机这件事,在当时的情境中,到底是不是应该的……

  所以想教育好孩子,先学会怎么和孩子沟通吧。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教育思路,不妨看看这本《我家走出四博士》,看看书中的妈妈是如何一步步把孩子培养成博士的。

  4.远播说

  教育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小编不希望大家的孩子仅仅被教育成一个被动的人——外界喜欢什么,他就变成什么。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对国际教育有了更深的认知,希望各位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期待是:培养孩子成为世界的主人翁,以欣赏、选择和改变周围世界为目的。

相关文章

  • 精英家庭VS普通家庭:为什么精英家庭更容易出牛娃?

    许多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但是每个家庭都的条件都不同,家长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论。...

  • part4-9 寒门到精英

    精英都是出之精英家庭吗?其实我也是很赞同的,但是绝非绝对,如果真是这样,那人或者就没有意义了。出生在精英家庭固然更...

  • 会与孩子聊天让你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精英家庭与普通家庭,培养孩子的区别在于家长与孩子聊天这件平常而又重要的事情上!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犹太精英家庭的教...

  • 如果“谷爱凌”出生在普通家庭

    她的成功很难复制,这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家庭,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如果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 冬天...

  • 草根大学生成为精英最难的突破不了父母对你设置的紧箍咒

    普通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很少有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未来会大富大贵,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成为职场精英,社会精英,因为父...

  • 海沃塔式聊天法

    扎克伯格父母和他的聊天模式:海沃塔(Havruta) 精英家庭与普通家庭,在与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 海沃塔(...

  • 《原生家庭》有感

    原生家庭这个词之前过了一段时间,包括我们之前每天早上的共讀,我记得也好像有提过几个精英家庭跟普通家庭的小孩子...

  • 精英与考一代的致命伤

    我们的教育不是精英的傲慢,也不是考一代式的战斗机,而是走出精英的会场,实实在在去为普通家庭和普通孩子做一些实事。 ...

  • 做最好的自己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成人中龙凤,我们也时常鼓励自己成为精英。 曾国藩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当时皇...

  • 中产家庭怎么教育出精英孩子?

    在教育问题上,全世界的人民都在焦虑。从文艺作品就能看出来,韩国有《天空之城》,妈妈们为了孩子教育勾心斗角,印度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英家庭VS普通家庭:为什么精英家庭更容易出牛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ev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