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蜀汉分舵第7期训练营
蒋辛海+杨守平班+第二周第二次作业

蒋辛海+杨守平班+第二周第二次作业

作者: 汉正 | 来源:发表于2017-04-13 18:35 被阅读0次

【二阶段·片段二】

分析受众的利益

选自《魏斯曼演讲圣经1:说的艺术》

R·阅读原文片段

引起听众共鸣的关键,就是不断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你能从中得到什么。这样才能使你在演讲时紧紧抓住听众利益,而不是仅仅是把焦点放在产品特色上。它来自于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我能从中得到什么?”但是,我特意将“我”换成“你”以转移焦点。在这里,听众才是焦点。这种改变强调了所有参与交流的人都必须对外关注听众的需求,而不是在乎自己的需要。这就是引起听众共鸣的本质要求。

在说服别人的时不断寻找对方利益的切入点,就可以确保演讲围绕着最紧要的问题进行,也就是从一开始就引领听众走向设定好的目标。因为你给了他们一个跟着你走的好理由。

触发听众利益的六大问题:

1、这对您很重要,因为……(补充听众的利益)

2、这对您意味着什么呢?(紧接着从听众的立场解释)

3、为什么我和您说这些?因为……(紧接着从听众的立场解释)

4、谁在乎呢?("您应该在乎,因为……")

5、那又怎样?(说出结果)

6、还有就是……(说出听众的利益)

 作为一个演讲者,要做到知人。“《兵法》,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我们要想在演讲中,能够得到听众的认可和接受,必须围绕着听众,整理自己的语言和主题。

  但是如果自己的职位是名老师,还必须考虑到自己的责任。使命不同,取舍也会不同,对外的演讲词和语言态度都有所不同!

 例:如果我是一名培训师或者培训行业的业务员,我就会围绕着:

①我们的培训了可以给你的企业带来多少利润

②会让你的管理降低多少成本

③会让你的业余每年提高多少!

同时还要兼顾到顾客的情感,比如说:对方是不是很焦躁,如果是,那就可能是对方有很着急的事情去办,那就得考虑是不是改时间!

 例2:如果自己是名老师,或者是学校的招生办的:那对外,我们要考虑到,家长的需求,同时要阐述学校的教育理念!此时让家长,接受学校的教育理念比留下一个学生更重要!(这牵扯到长期和短期的利益关系)

  围绕听众,做语言组织和主题,是必要的,同时还要兼顾到自己的长短期发展目标,不可一味的将就目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辛海+杨守平班+第二周第二次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fi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