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读书有三到》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曾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自古至今都是寒门学子出人头地的最佳捷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于是诞生了一类劝读惜时的诗文,劝读惜时的诗文一般既不写景,也不抒情,但能在灿若繁星的诗词海洋里独树一帜,平白如话但却被世人奉为圭臬,流传千年。
这其中最被我们所熟知,也是使用最多的一句当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谓童子能言,父老皆道。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珍惜时间、努力读书。但其实这句的出处最早并不是《增广贤文》,而是出自唐末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江西四大诗人之一。
《白鹿洞二首》是一首组诗,共两首,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首,两首诗均是写诗人在白鹿洞读书生活的情况。第一首诗更是惜时的千古名篇。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