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外出开会,结束的早,于是就在市区闲逛了起来。
望着橱窗里的陈设,拖着隐隐作痛的伤腿,随便逛了一家店,就觉得索然无味,外加体力不支,索性找了一家餐饮店安静地吃食。
气缓过来了,这幅场景却似曾相识,但不同的是自己的心境以及身体状态。
大概十多年前,我是那么喜欢逛街,原因无他,无非就是想看一些新东西,外加离开家人的碎碎念。
我可以漫无目的地在市中心暴走数小时,既为发现一家新店而欣喜,也为自己随手拍的小作品洋洋自得。
回到家,把拍摄的照片导出到电脑,然后兴致满满地开始捣鼓我的blog。
现如今,家庭育儿工作,外加我的阅读和书法的兴趣,将我周末的时间填的满满当当。
外加膝关节受伤之后,潜意识中减少了已经为数不多的锻炼时间。
锻炼少了,体质自然就弱,没走多少路,就已经气喘吁吁。
体力不支,对于逛街也就兴致缺缺,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以前熟悉的内容就再也激发不起兴趣,也可能是所谓的眼界高了,已经很难触动。
然而当我回到家中后,我始终觉得自己还是有一些情绪在心头涌动。
有受挫感,也有不甘心,五味杂陈,感觉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但后来我慢慢地释然了,每个年龄段的选择会有不一样,如果刻舟求剑,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
如果逛街不适合,那亲子远足是否合适?
如果没有了久违的兴趣点,是否要再挖掘一下新的探险地?
如果体力不支,是否要进一步加大运动量?
实际上,我们有很多选择,都可以殊途同归,因为生活不一定只有一种活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