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落难了,或活得不如意时,才会想起鬼谷子。就如诗人孔武仲饱经人生蹉跎后的感慨:
欲提长剑为游说,且卧空山学揣摩。
他想学学鬼谷子的手艺:揣摩术。
谈到揣摩术,相信很多朋友会大摇其头,有人不屑为之,我为人坦荡,光明磊落,揣摩就是琢磨人,琢磨事,太累!而有的人可能会感兴趣,但人心隔肚皮,这揣摩人心也太难了。
确实,揣摩人心和人性是有难度,而且与我们深受两千年儒家思想好像格格不入,研究揣摩,就好像此人工于心计,心术不正,难免会被世人鄙夷。
果真如此吗?
揣摩术是鬼谷子智慧的核心绝学,一旦学会自可纵横天下。当年苏秦就是人生惨遭失败后,闭关一年悟出了揣摩术后,人生才开挂的。那么揣摩术真有那么难吗?有道是: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一切皆有方法。
那么,揣摩术到底怎么学,奥妙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鬼谷子揣摩术。
对封德彝而言,鬼谷子揣摩术就没那么难。因为他总是能够揣摩对人心,因此才能左右逢源。
有一次,他的老搭档杨素奉命为隋文帝杨坚之命修建仁寿宫。
资料:
隋仁寿宫就是唐九成宫,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宫中以由唐太宗下旨,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的《醴泉铭》碑而闻名天下,又称三绝碑。
杨素让封德彝负责监工。彼时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该怎么办了——走奢侈浮华路线。
可是我们都知道杨坚是个提倡节俭的老板,封德彝这么做莫非是自找苦吃,活腻歪了?
果不其然,仁寿宫修好了,却是劳民伤财,地下更是埋了冤魂无数。
杨坚大发雷霆,批评杨素和封德彝铺张浪费,不顾劳工死活。杨素给吓坏了,心想,这下自己可摊上大事了。
让他意外的是,此时封德彝的脸色却没有半点惧色,杨素不解。
封德彝看出了杨素的疑惑,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皇后还没看呢。
几天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杨素和封德彝居然得到了封赏。杨素犯糊涂了,这到底几个意思?
封德彝说:其实也没啥。皇上陛下节俭惯了,见不得奢侈。但是咱们的杨老板有个习惯“雅听后言”。啥意思呢?杨坚是出了名的惧内,所以他得听独孤皇后的。
仁寿宫修的好不好,老板家满不满意,皇帝说了不算,皇后说的才算。这不,咱们现在得到了封赏,说明皇后陛下已经验收过了,结果很满意。
杨素又问:你咋知道皇后必然会满意的呢?封德彝说:妇人也,惟丽是好。
啥意思呢?这世界上有女人不喜欢闪闪发光的东西吗?这招就是鬼谷子说的“摩之以类”,同类的事物总是能相互感应。
杨素佩服得五体投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揣摩之才,非吾所及。
“封德彝啊,你这揣摩的本事太霸道了,我比不上你啊。”
封德彝的揣摩术境界有几段水平了呢?差不多快九段了。隋唐时期,几乎没他搞不定的人。
能有这个能力的,还有另一个《鬼谷子》的爱好者,魏征。我们来盘点一下,看看封德彝是不是浪得虚名。
话说杨素死后,他就投靠虞世基(大书法家虞世南的胞兄)门下,然后他指点虞世基成了隋炀帝身边的大红人。
隋炀帝倒台后,封德彝一头扎进了宇文化及的怀抱,后来他发现宇文化及此人成不了大事,就转而投靠了李渊阵营。
等到了李建成和李世民争霸后,封德彝看出了苗头,封德彝向李世民表达忠心,顺带着暗中又向李建成抛媚眼。
玄武门之变时,封德彝干了一件八面玲珑的事情,一边劝李世民争取主动。一边在李渊面前说李建成的好话。
这样,不管谁赢了,自己都不被动。他成功了吗?
是的,他去世后,李世民伤心极了,废朝三日。
封德彝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鬼谷子还真交代过方法: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
啥意思呢?按着事物的相同特性来实施揣摩之术,哪有不发生反应的呢?根据被游说者的欲望而施行出揣摩之术,哪有不听从游说的呢?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立于不败之地,再有所作为,就必须学会揣摩人欲,洞察人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