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跟着胡爸爸下厨房:牛肉

跟着胡爸爸下厨房:牛肉

作者: 胡爸爸的通识课 | 来源:发表于2021-02-21 21:09 被阅读0次
    汉朝墓室壁画宰牛图

    牛年来说说牛肉。牛肉不是中餐最擅长的领域,相比起来欧美的牛肉做法更多更有名。究其原因,大概因为中国历史上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牛是古代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或许都可以不加之一),从秦朝开始直到清朝都有禁止私宰耕牛的法律。虽然牛肉也一直在吃,但肯定不是特别普及的食材。而欧洲美国历史上都是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的,牛肉属于日常食材,做法自然就多了。

    要说起来中国吃牛肉的历史也不短,最晚到商朝牛已经是最重要的祭祀牲畜,祭祀之后肉不会浪费掉,而是分给贵族和官员,当然老百姓是没份的,所以外国军队打过来,老百姓会说:“肉食者谋之。”让那些吃肉的去管吧。

    但那时候烧的牛肉肯定不好吃,首先今天炖肉常用的香料那时候好多都没有,葱、姜、花椒中国有原产(但不知道先秦煮肉放不放),什么八角啊大料啊都是汉代打通西域之后陆续传到中国的。其次肉的口感估计也不怎么样,《史记》里面说周公:一饭三吐哺。就是说周公勤于政务,正吃着饭呢,有人来汇报工作,赶紧把正嚼着的食物吐了来谈工作。我觉得这里的“哺”肯定是肉,别的东西一口咽了不就行了吗,但肉一时半会儿嚼不烂啊,所以只好吐出来。

    从烹饪条件来说,那时候应该有能力把肉煮得更烂,不是有鼎吗,多煮一会儿不就软烂了。但当时的习惯可能就是吃这种半生不熟的肉,因为周人来自西部,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牧民吃肉都不喜欢煮得太烂,今天也是这样。我在草原牧民家里吃过手把肉,现杀的羊剁成大块搁锅里煮,正常半个小时就出锅,那次为我们还多煮了会儿,捞出来大家用小刀割肉吃,确实是嚼着费劲。

    古今中外,道理是相通的,古代烧牛肉,不管在哪里口感应该和周公吃的都差不多。欧洲人获取香料比中国更晚,味道上应该也好不到哪去。

    这和我们今天对西餐经典菜牛排的印象可不一样啊,好牛排都是口感细腻,尤其是日本的“和牛”,甚至会用“入口即化”来形容。当年要有这牛肉,周公也没必要“一饭三吐哺”了。

    和牛为什么口感那么细腻?是因为它的肌间脂肪多,脂肪就是肥肉,牛不像猪有大块的肥肉,牛的脂肪是与肌肉混杂着的,普通牛肉脂肪含量很少,都是肌肉,所以吃起来费劲。而和牛肌间脂肪多,最典型的是所谓“雪花牛肉”、“霜降牛肉”,牛肉上均匀的布满了白色纹路,这都是脂肪。这样的肉纤维就不那么紧致,而且烹制之后脂肪也融化了,口感就特别软嫩丰腴。

    普通牛肉和雪花牛肉

    那么为什么古代没有那么好嚼的牛肉呢,因为要想肌间脂肪多得用“谷饲”,就是用粮食做饲料,地主家还没余粮呢,谁用粮食喂牛?所以都是“草饲”,吃草的牛脂肪含量就低。只有到了近代,农业科技进步了,有了化肥农药,有了机械化,粮食产量翻番的增长,这才开始“谷饲”,才有了口感细嫩的牛肉。至于说日本和牛白天听音乐,晚上做按摩,这个我是表示怀疑的,而且即使有,跟它的口感也没关系,倒是跟它的价格有关系。想吃入口即化的牛肉其实也没必要非得和牛,太贵了,性价比不高,其实国产谷饲的牛肉也有同样的口感,而且还便宜的多。

    草饲的牛就没法吃了?那也不见得,其实很多爱吃牛肉的人并不喜欢和牛,因为有嚼劲是牛肉的特点嘛,搞嫩一点是有必要的,但弄到入口即化的程度吃起来就没劲了,不如去吃冰激凌。

    老牛肉也可以嫩吃,这方面川菜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川菜有一道传统名菜“水煮牛肉”,这个菜源自四川自贡市,子贡这个地方出井盐,就是往地下打井,从地下抽卤水煮盐。从井里抽水是个重体力活,当地人用牛来帮着干,牛虽力气大也受不了这个强度,半年就干不动了,肉还不能浪费。但这老牛肉嚼不动啊,于是盐工就把肉切成薄片,以井盐、花椒、辣椒做汤烫熟肉片来吃。

    还有一道麻婆豆腐,里面有肉糜,正宗的做法是要用牛肉。这个菜也来自民间,说清朝时成都有一间小店,老板娘豆腐做得好,当地的苦力就拿着豆腐和牛肉,请老板娘加工成下饭菜。为什么是牛肉呢,这也是干活累病而死的老牛,所以便宜。于是老板娘就把牛肉剁成肉糜,用豆瓣酱、花椒、辣椒调味,好吃又下饭,成就了一道名菜。

    受水煮牛肉的启发,我有一道菜,简单美味,想吃肉的时候打牙祭最好。买一块牛里脊,切成薄薄的大片,如果切不好教同学们一招,先把肉放在冰箱冷冻室里冻一会儿,时间别长,冻到稍微有点硬就正好,特别好切。切完之后用生抽、白胡椒、色拉油、一点白糖,大葱、洋葱切细丝放入,拌匀了腌制两小时。平底不粘锅放油烧热,将腌好的肉分2-3次放入(烤一锅吃一锅,趁热),用筷子将肉片铺开,两面烤熟,就像韩国烤肉那样(一定要用不粘锅啊)。如果切得片小,那就干脆用筷子划拉着翻炒。这肉熟的很快,别炒老了,断生之后可以尝一尝,总共也就一分钟左右就好了。爱吃香菜的起锅前可以撒一把。大口吃肉,痛快!

    麻婆豆腐的做法也教给大家,这个菜太好吃太下饭了。我这个方子比传统做法略有不同,操作上更友好,味道是一样的。豆腐切小块(最好用南豆腐,就是比较嫩的豆腐),炒锅放油,油热后加入一勺四川豆瓣酱,炒出红油,下蒜末、肉糜翻炒(说实话我用的都是猪肉糜,也很好吃)几下,加一勺生抽、小半勺花椒粉(根据自己口味掌握量),加水搅匀,然后小心的把豆腐块倒进锅里(此时水应略没过豆腐),水开后煮两三分钟,拿小半碗水淀粉(淀粉加凉水拌匀)均匀的倒入汤中,微微晃动锅,直到汤变浓稠,此时均匀的撒上一把辣椒面(根据自己口味掌握量),讲究的再撒一把青蒜叶子,就大功告成啦。麻辣鲜香,连干三大碗米饭方才过瘾!

    还有一个牛肉方子教给大家,就是酱牛肉。有人说酱牛肉到超市或熟食店买呗,自己酱多麻烦。在外面买倒是方便,但不好吃啊,外卖的酱牛肉99%都是用了特别的工艺,就是把牛肉的纤维弄松了,这样出肉率高,可是口感软软绵绵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吃过自己酱的牛肉,外面卖的就没法吃了。

    自己酱牛肉一点不复杂。买一大块牛腱子肉,就是牛的小腿肚子,让卖肉的把筋膜帮着剔除干净。回家切成比自己拳头大一点的块,先用清水浸泡两三个小时,出一出血水。然后用一点料酒和葱丝、姜片来揉搓肉块,之后就带着这些料腌制两小时。冷水下锅,等水开了撇去浮沫,再加入各种香料(我加的是八角、桂皮、花椒、香叶),香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干黄酱,这个在超市里都有得卖,是北京炸酱面的必用料。一大勺干黄酱,用温水拌匀,倒入锅中,水开后小火煮一个小时,用筷子能把肉戳透,这就好了,但先别把肉捞出来,在汤中浸泡一夜更入味。隔一段时间酱几块肉,想吃肉就切上一盘,酱香浓郁,尤其是那个口感,真的是甩外卖的牛肉几条街,因为这是真牛肉,不是工艺嫩化过的。

    酱牛肉的汤建议别倒掉,待它沉淀了,把清汤倒出来,可以放在冰箱冷冻室长期保存,这就是传说中的老汤,每次酱牛肉都可以用这个老汤打底,略加点水加点佐料就好,时间长了老汤特别香,甚至可以不再加料,直接用老汤就很好。

    我的老汤已经保存好几年了,问胡小宝:自家酱的牛肉好不好吃?“好吃。”“好吃就好吃在这老汤上,今后这老汤得由你传承下去哈!”胡小宝嘿嘿一乐,说:“你这老汤到我这肯定就断啦!”呜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胡爸爸下厨房:牛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qc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