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三笑集暮潇潇诗文
学习论语3‖关于孔子(二)

学习论语3‖关于孔子(二)

作者: 梅朵 | 来源:发表于2021-02-23 13:41 被阅读0次

孔子一生好学,见贤思齐,不善则改,“入太庙,每事问”向师襄学琴,随同鲁国官员到京都洛邑问周礼、学文献。他勤奋学习又勤于思考,为人处世都能得体合礼,终成为一位学问渊博、德高望重的学者。“三十而立”,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学,招收门徒,把知识传授给社会各阶层的人。三十五岁时鲁国内乱避乱适齐,两年后返鲁,孔子修习《诗》《书》《礼》《乐》,弟子众多,七十二贤人多在此时入孔子门下。他崇德修业,日臻成熟。“天生德于予”的神圣使命感充盈孔子的身心,推动他热心变革现状,寻求通行天下的大道。

五十一至五十五岁,孔子在鲁国入仕从政,力图有所变革、建树。先后担任中都(今山东省汶上县)宰、司寇(主管司法),五十四岁时他还代理宰相三个月。由于鲁国国君接受齐国的女乐,怠于政事,疏远孔子,连郊祭余下的烤肉也不分送了。孔子非常失望,于是离开鲁国。

孔子五十五岁时带领数十弟子周游列国,西北至晋境古黄河,南至江淮楚界,足迹数千里,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国家。虽然受到不少国君的礼遇,但都没有得到重用。十四年中以在卫国的时间最长,近十年之久,其次是陈国(约四年)。孔子去卫到曹,曹不容,又往宋,遭匡人([kuāng rén]1.周代官名。职掌巡行邦国,宣告法令和纠察邦治之官。 2.春秋卫国匡地的人。)之难,又至陈,恰遇吴攻陈之乱,以至师徒绝粮五日,饿得直不起身。旁观的看客形容其为“丧家犬”,避世的隐士讥其不识时务,连他的弟子也有许多想不通的。十四年奔波虽无功业可言,却有许多感人肺腑的德言彪炳青史。

孔子六十八岁的时候,倦游思归。在鲁当政的季康子以币(帛之类礼品)把弟子众多、名闻各国的孔子迎回故国,尊养为“国老”。此时孔子亦无意求仕,他已洞明世事,闻而“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致力于从事整理和传授古籍的文化教育工作,整理了《诗》、《书》、《礼》、《易》等古代文献,编著了《春秋》。至七十三岁,这位毕生追求仁道耗尽心血的哲人,终老于杏坛。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学习论语3‖关于孔子(二)

    孔子一生好学,见贤思齐,不善则改,“入太庙,每事问”向师襄学琴,随同鲁国官员到京都洛邑问周礼、学文献。他勤奋学习又...

  • 为人师表,当学之

    ——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主要代表著作,同时《论语》也是儒家...

  • 熊逸书院-《论语》:如果孔子打网游

    目录一、《论语》从何而来二、孔子和体育课三、孔子的箭术四、《论语》的读法五、做梦事关重大附:关于《论语》周边知识的...

  • 学习论语2‖关于孔子(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

  • 21天论语学习收获

    通过21天的学习,我总结学习论语的三个步骤: 1、解读论语,了解孔子思想; 2、对照自己,思考如何联系实际; 3、...

  • 学习|孔子、论语

    学习内容来源百度百科。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人。父名叔梁纥,母...

  • 四书五经六艺指的是什么?

    1、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论语》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

  • 《论语·颜渊篇》学习心得

    今天学习《论语·颜渊篇》之《樊迟游于舞雩之下》。这则《论语》是樊迟问孔子关于“崇德、修慝和辨惑”的问题。 里边的“...

  • 修己以敬(下)

    《论语》学习之801202 【思考之二】孔子是反对出仕做官吗? 孔子并不反对出仕做官。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

  • 读《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编纂的一部关于孔子言行的语录体书籍,其中也包含着孔子门人的一些言行事件。读《论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论语3‖关于孔子(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qc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