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教育亲子教育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面对逆境的能力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面对逆境的能力

作者: 武道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6-08 08:13 被阅读7次

    文 / 武道道

    1

    要说现在家长最愁的事什么?

    孩子的教育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这里的教育不仅仅指学校的正常国民教育,更多地指的是课外的兴趣爱好及人文素养教育。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说“过去养一个孩子,只要别饿死就行了,怎么样都行,大家都一样;如今养一个孩子,需要的不只是温饱,还需要很多课外兴趣班,否则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很多准妈妈们甚至在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他(她)的教育投入。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已婚的绝大多数年轻夫妻,都对养孩子表示出压力。

    孩子们是无辜的,问题也不应该由他们去承担,既然出生在这个时代,那就顺势而为,去拥抱这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时代。

    2

    网络信息化时代,对孩子最大的投入应该是人文素养的培育。

    一位朋友是做传统文化的,教一些孩子们诵读古典名著,从《弟子规》到《三字经》,从《千字文》到《孝经》,希望能通过这种复古的渲染、浸入式的教育方式,将文化的根植入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将来有一天,这种文化的力量能够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有一天下班后我路过他的国学社,走到门口,看到很多家长都在外面等着接孩子下课,门里面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听起来很清脆。我从窗户里望了一下教室里,一群可爱的小朋友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摇头晃脑的读着《三字经》,一脸欢乐。

    我站在一边跟一位等候的家长聊了起来,我问他让孩子参加这样的课外学习孩子乐意吗,还是你们家长逼得?那位家长笑着说自己家的孩子喜欢这里的氛围,没有竞争,不用争第一,每学期都要来,已经一年多了。

    那位家长还说,在儿童阶段注重的不应该是孩子能学到多少看得见摸的着的知识和能力,而是要让他浸润一种人文素养的气息,成为他的“血肉”,日后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刚出生的时候他们就像一块画板,父母是画师,画什么上去、怎么去画直接决定了这幅画的品质。

    对孩子,多一些文化的教育,少一些功利的追求。他们不是父母的翻版,更不是别人的复制,他们应该属于他们自己。

    3

    瞬息万变的时代,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培育他们面对逆境的能力。

    网上有这样一个励志的故事。说一种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但是在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

    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

    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逆商”的概念,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面对逆境,如果选择了放弃,也就是选择了失败。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些人虽然也曾经努力过,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在前进的旅途中遭遇了困难,漫长的,看起来毫无结果的征途使他们厌倦了,于是,他们就会停下来,寻找一个避风的港湾,在那儿躲避风浪。

    没有什么比半途而废的放弃和丧失希望对未来威胁更大的了,放弃和丧失希望不仅不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而且还会让我们在未来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

    儿童时期正是逆商培养的黄金时期,父母要适当的“狠心”一点,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和逆境,给予他们积极地引导,从而培育孩子的逆商。

    面对困境的能力是一个人成长路上最为宝贵的一种能力。为人父母者,不可不察也,否则会误了孩子的成长。

    5

    选择多元的时代,对孩子最好的培养是引导他们认识自己。

    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身边也有很多书法圈子的朋友,经常聚在一起搞个雅集、聚会什么的,大家在一起喝喝茶、写写字、听听古琴。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得这一帮子人需要一个雅集的“大本营”,于是在一位朋友的倡议下,成立了工作室,借以为朋友们提供更好地雅集场所。

    工作室取名“一相”,来自张怀瓘《书断》中“囊括万殊,裁成一相”一语,艺术感十足,也算是有了出处。身边的一群书友基本都是北京大学周边的,故而工作室也选在了北大周边,方便大家往来。

    有一次,一位老师临时有急事,家里又没人,于是就将刚从幼儿园接回来的孩子托付给我们照顾,他忙完事再回工作室接。

    小孩儿来到工作室,对桌上的笔墨纸砚产生了兴趣,拿起来就是一阵“群魔乱舞”,弄得自己衣服上全是墨汁,还一直爱不释手,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和兴趣。身边还有几个小孩特别痴迷篆刻,小小年纪篆刻的功夫已经相当了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不能成为功利的手段。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兴趣的陪伴,更需要正确的引导。

    6

    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不能成为目的,而应该是手段。不一定学钢琴就一定要达到七八级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乐律的审美;不一定学舞蹈就非得要拿个大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艺术的一种感觉……

    北京大学哲学系张世英教授提出“万有相通”的哲学,每个人都由“在场”与“不在场”两个部分组成,“在场”的部分是展示出来的部分,而它往往决定于“不在场”的那部分。例如现在的你是曾经一切教育、经历、成长的结果,我们只能看到现在“在场”的你,那些隐藏在背后的东西是无法看到的。

    同样的道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在场”素质的培养要更重要一些,无数星星点点的“元素”,最终熔铸于一个个体之中,才会展现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做父母的,要给他们认识自己的机会和空间,引领大于迎合。

    -end-

    我是武道道,哲学系的伪文艺,励志成为哲学系书法写的最好的摄影师。喜欢就点个小心心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应该培养孩子面对逆境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ro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