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杨绛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女先生”,她一生与世无争,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活的非常哲学。
最近读了先生93岁时出版的散文随笔《我们仨》,全书共三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第一、二部分因梦而起,以梦醒结束。用隐晦的手法叙说了三人的离别。第三部分由三人离散写起,说的却是相聚的温情。深刻体会了其语言风格,“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有动,动还是静”。
通读之后第三部分印象较为深刻,故事大致以地点的转化划分。
先由英国牛津攻读学位开始。二人完婚后,“离家远出,不复在父母庇荫之下,都有点战战兢兢”。想必养尊处优的钱家大少爷和杨家千金,出远门也是有佣人照顾的,这次远离父母乡邻,反而要相依为命,怕是心中苦恼多余欣喜。没想到的是杨绛自己做了精细的预算,虽然没有持家经验,却也学着使用电炉、电灶煮茶做饭,美其名曰“冒险”。两人也一同外出“探险”、会见同学,两人还作为“世界青年大会”代表一起到瑞士日内瓦参会。总结起来“那段时间很快活,好像自己打出了一个天地。”
转而带着钱媛到巴黎。短短的一年中,三人的小家庭其乐融融,虽然交友不广,也接触了一个小圈子,生活得很热闹。
抗战期间回国后住在上海,在这八年间丈夫曾因在昆明和蓝田教书离开上海两年。受战事影响,母女住在霞飞路来德坊,就是钱媛的外公家里。上海沦陷时,一家人过得并不轻松,而且日子比较难过,吃的用的都不敷用,还要费心找差事补贴家用。家人唯有的快乐就是带着“圆圆头”读书识字找乐子。一次有人送来一担西瓜,圆圆见爸爸把西瓜分送亲友,自己还留下许多,就佩服得不得了,很自豪的夸赞起来他“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形象立刻呈在眼前。爷爷发现圆圆是“读书种子”。她读书记事认人的本领很强,很像父亲,观察细致入微,非常机灵得出了五少奶奶就是“精赤人人”准确判断。
解放后一家人来到了北京。住在清华的时候,圆圆成长起来,她喜欢弹琴,热衷阅读,而且很会照顾妈妈,算是家中的小主心骨。虽然因病休学,在母亲教导下自学了初中课程,考取了贝满女中,开始了住校生活。一家人在“三反”运动之后搬到了北大的中关园。夫妻二人在政治运动中坚持认真工作,也被“下放”、“上楼”、“关牛棚”。钱媛“在思想上划清界限”的同时,一针一针地给妈妈缝了一件睡衣,把糖一颗一颗剥去糖纸放到瓶子里,这是对父母最真挚的感情流露。三人的身体都不算好,在动荡的岁月中,又多次被迫搬家,但都埋头工作,《管锥编》和《堂·吉诃德》就是这个阶段出版的。这段时期,三人外出机会较多,每次分别都要记下所见所闻或家中琐事,称之为“石子”,回家重逢时再细细分享。最后迁居到三里河的寓所,爸爸和女儿相继离世,家也就成了“驿站”。
杨绛是一个外表刚强而内心柔软的人。离开优渥的生活环境,没有满脑子的苦恼,而是信心满满过日子。首先就是精细打算,连门牙跌断这样的意外也在预算之内,其次学习照顾两人的起居生活,还把煮午饭当做专职,生产住院期间,不论钱钟书弄坏了家里的台灯还是门轴,她都说“不要紧,我会修”。一句简单的“不要紧”,把夫妇二人和谐的关系描述的恰到好处。不论是在沦陷期间的上海,还是运动中北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丈夫女儿陪在身边,她都能勇敢面对不退缩,而且还能自得其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