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一个公式:发生了一件事情,出于我们的信念和认知,如果我们是抗拒的,那么一定会造成自动化的反应,造成我们活在线下的情绪当中:评判、指责、是非对错、爱恨情仇,甚至吵架,以致引发更大的矛盾。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单赢思维——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如下面的8字图的下半部分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51258/bf650eac7d70d948.png)
单赢思维非黑即白,不能解决问题,甚至激发更大矛盾。
我们都希望双赢、共赢。黑白之间是彩虹。如上图的上半部分所示,从心选择,臣服,达成理想。
这就是双赢思维,彩虹思维。
我们要去到一份理想中,去到解决问题的思维中,要赢出来。
双赢思维立足于自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一切的发生都是来成就自己。
发生一件事情,先要臣服其中,然后,去知彼解已,去了解对方,从而让对方来了解自己,扩大认知,找到第三种方案。
因为,我们的认知存在盲区。在如下认知的四个区域中,
我们知道自己知道的;
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
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前两种认知所占整个知识的架构是非常少的,绝大部分是第三和第四种盲区。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当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就很容易活在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思维当中,这很容易引发我们的情绪,同时对方也被我们的情绪所带动。
如果能够从双赢思维出发,“要结果而不是要正确”,也就放下了非黑即白,找到第三种方案,情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