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魏晋风度故事——《世说新语》选粹(二)

魏晋风度故事——《世说新语》选粹(二)

作者: 蹉跎笑我 | 来源:发表于2022-05-04 00:03 被阅读0次

    5、满奋畏风,吴牛喘月

    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译:满奋怕风,在晋武帝司马炎旁侍坐,北窗是琉璃窗,看着疏其实很密实,满奋面上有难色。晋武帝笑他,他说:“我就像吴地的牛,见到月亮就喘起来。”

    汉唐时期,我国本土产铅钡硅酸盐玻璃,透明度差,汉武帝时已经有西域传来的玻璃,是钠钙玻璃,怀疑窗上安的是透明的玻璃。吴牛喘月出自东汉的《风俗通》,吴地炎热,牛看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出来了,就因为惧怕酷热而大口喘气。

    6、王导责众励志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译:东晋初年,衣冠南渡,那些从北方逃到南方的士族,每到风和日丽的时候,就在新亭集会,赏花宴饮。一次酒席中武城侯周顗[yǐ]感叹道:“这里的风景和中原没有不同,只是黄河换成了长江,江山易主了!”大家听了都相对流泪。只有丞相王导勃然作色,说道:“大家应该同心协力辅佐朝廷,收复中原,恢复河山,何至于像楚囚一样徒然流泪呢!”

    东晋政权是王导、王敦辅助建立的,这种力图恢复中原的志向当然是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但可惜东晋一朝腐败怯弱,内部矛盾重重,权臣主政,王导一生都在搞平衡,以维系风雨飘摇的政权,没有能力去恢复中原。

    7、聪慧的杨氏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梁国有个姓杨的孩子,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家,于是叫杨家的孩子出来,摆上果盘招待,里面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果子。”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夫子的家禽。”

    孔君平把姓氏拿来调侃,杨家的小孩回击的巧妙,言语游戏,很是有趣。

    8、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桓[huán]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láng yá]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译:桓[huán]温北伐时,路过金城(今江苏句容市),见到以前自己做琅琊[láng yá]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经长成十围粗的大树了,感慨地说:“树木都已经长成这样,人又怎么能受得了(岁月的消磨)呢?”,他攀折柳树的枝条,流下泪来。

    东晋政治是门阀士族主宰的,君臣共治是其特色,东晋朝堂先后由四个人主宰:王导、庾[yǔ]亮、桓[huán]温、谢安,“旧时王谢堂前燕”就是说这几大家族。

    桓[huán]温(312~373年)是名臣之后,晋明帝的女婿,任荆州刺史后灭蜀地的成汉,三次出兵北伐,曾兵临长安,收复洛阳,最终未果,是东晋的权臣。

    桓[huán]温从当琅邪太守到北伐路过金城,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面对已长到十围的柳树,发出“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这八个字意味深远,是魏晋时人对生命的体悟:岁月流逝,人生短促,不堪消磨。便如李白的感叹:“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便如苏轼的感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北周文学家庾[yǔ]信作《枯树赋》,说:“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也是隽永的好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晋风度故事——《世说新语》选粹(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tw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