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读完这本书才明白让人又爱又恨的日本

读完这本书才明白让人又爱又恨的日本

作者: 晓晓彩儿 | 来源:发表于2017-10-16 21:05 被阅读657次

    日本这个国家,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应该是有很多复杂的情感。身边有一些朋友,提起日本,第一反应就是,我绝对不会去的,我恨这个国家。但去过日本的朋友,对日本几乎都是赞不绝口,美食美器、匠人精神、公民素质、垃圾分类,当然,还有最出名的马桶盖。

    与日本的缘分从今年开始,先是4月份,跟我的美术老师也是闺蜜张莹一起去旅游,初次接触,让我印象最深的,果然是马桶盖。回国之后,我跟张莹说:“也曾去过不少国家,但去过日本之后,让我觉得全世界的厕所都不够干净。”

    7月份我又亲身参与了一次日本的自然学校夏令营,在夏令营运营团队中,接触了一些日方的工作人员,更加深度地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文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去之前,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工作和加深对日本的了解,我特地认真读了《菊与刀》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学术影响

    这本书是美国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研究报告,当时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美国当局制定二战后的对日政策。1946年,报告被整理成书出版,立刻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截止1996年统计,此书的日译本重印逾百次,印数超过230万册,平均每40多个日本人就拥有一册。有趣的是,因为战时的特殊性,鲁思并没有办法亲自前往日本考察,她的研究来自于文献资料和生活在美国的日本人。也就是说,她从来没有到过日本,但仍不妨碍这本书成为一本重要的日本文化研究著作。

    “菊与刀”在日本文化中的意义

    “菊”本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本书作者又以此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也是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所征服。”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日本人矛盾性格的深刻写照吧。

    图片说明:日本皇室家徽

    日本文化真的是从中国引进的吗?

    日本与中国同属亚洲国家,日本在7世纪时官方从中国全盘引进佛教,天皇甚至仿照中国的京城洛阳建造了奈良城。但日本与中国的文化在根源上仍有不同。

    一个国家的文化总是与氏族的形成和宗教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是姓氏,中国历来认为同姓同宗,同一姓氏的人多少在根源上都有血缘关系。而日本直到19世纪中叶,只有贵族和武士可以使用姓氏,他们并没有同姓同宗的这个概念。

    其次是宗教,日本早期广泛的民间宗教是神道教,在今天的京都和奈良,仍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神社,但日本却没有祭祀远祖的仪式,只有参拜神社的礼仪。

    图片:奈良东大寺

    再者,封建社会的中国总是改朝换代,日本却一次也没发生过,天皇不可侵犯,天皇本身就是神圣。

    作者还提到,日本人(除了读过印度经典的僧侣)对于那种前世功德、今生受报的轮回观念是很陌生的,除了少数基督教者外,他们不承认死后报应及天堂地狱之说。这些都是与中国文化很不同的地方。

    义理很难理解,也最难承受

    日本人常说:“义理最难承受”。一个人必须报答义理,就像尽义务一样,但是又与义务不同,在英语中根本找不到与义理相当的词,它是日本特有的,日文原音为“Giri”。虽然“忠”与“孝”是日本和中国共有的道德规范。但义理既与中国儒教无关,也非来自东方的佛教。这是日本独有的范畴,不了解义理就不可能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日本人在谈及行为动机、名誉以及在本国遇到的各种麻烦时,都要经常说到义理。

    日本人的义务及其对应的义务一览表

    日本的耻感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

    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日本有典型的“耻感文化”,与西方“罪感文化”的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真正的罪恶文化则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应来做善行。在鲁思看来,羞耻感来自别人的批评,羞耻感的产生要有外人在场,至少要感觉到有外人在场。但罪恶感则不是这样,即使恶行未被别人发觉,自己也会有罪恶感,而且这种罪恶感会因坦白忏悔而确实得到解脱。

    我在日本旅行的时候,听到导游讲到一个故事,说一个地方官员,还有一个月卸任退休,但管辖的范围内出了一个事故,虽不是他的直接责任,但他最终还是选择自杀谢罪,以求解脱。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日本的“耻感文化”,不像罪恶感可以通过坦白忏悔得到解脱,而且因为对于“义理”的高度重视,似乎自杀才是解脱的唯一途径。比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引咎剖腹自杀,似乎也是与根源上的“耻感文化”和“义理”有关。

    “各得其所,各安其份”的等级制

    日本人对于秩序、等级的信赖,与西方人对于自由平等的信仰就如同南北两极一样。这样的等级制度和规则,体现在日本人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当中,比如鞠躬的方式就有很多,从跪在地上、双手伏地的最高跪拜礼,直到简单的动动肩、点点头。一个日本人,从孩子时代在家就要学习这些。

    道德的困境

    由于日本人把羞耻感纳入道德体系。不遵守明确规定的各种善行标志,不能平衡各种义务或者不能预见到偶然性的失误,都是耻辱。

    他们的生活就像是一颗精致的盆栽小树,在一种微妙的安全感中长大,一切都要按既定规矩行事。任何人都十分注意社会对自己行动的评价,他只需推测别人会作出什么样的判断,并针对别人的判断而调整行动。

    图片:精致的金阁寺

    但日本的这个到的标准无法顺利输出,一些求学或经商到美国的日本人,甚至会痛感过去所接受的那种细致周到的教育是个“失败”。一旦接受了西方那种松散的个人主义行为规则,就无法想象自己再成为一颗“盆栽的小树”。这就是日本人尴尬的道德困境。

    日本学者对于这本书的评论

    有些学者对此书的评价很高,以川岛武宜为代表,认为这本书“把日本人的丑陋面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迫使我们进行深刻的反省。”尤其是对于等级制、“恩和义理”章节的描述,是“敏锐的分析”。

    但也有一些学者,比如和什哲郎,认为这本书不能很好地概括现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也许界定为特定时期“日本军人的思考方式”更为合适。和什还提出,此书反复强调日本人对于阶层制的信赖,说日本人“在阶层制中安于自己适当的位置”,这种观念“已是遥远的过去”。

    总体来说,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角度,评论者对此书评价很高,从哲学、历史学角度则有根本性的质疑或疑惑。

    个人的一些思考

    在日本短短的旅行和工作期间,我也有留心观察日本人的工作生活方式。他们对于规则的遵守的确是非常细致的,有几件小事,比如在营地期间,不仅所有的物品摆放都有严格的要求,垃圾要精细分类。连垃圾袋也要自己准备,如果同时有几组人员在使用厨房时,不可以把垃圾丢在别人的垃圾袋里。

    图片:日本自然学校工作人员办公室一角

    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同时也要求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这个环境下的规则,换言之,你要处于一种“被迫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状态。和同去日本的朋友讨论,觉得日本人这样的行为方式,的确会让环境非常整洁,让到访者感到舒适,但有时又不免觉得,每个人都像是花园里的一颗精致的盆栽,不知道日本人长年累月,会不会感到有些透不过气呢?

    图片:日本自然学校厨房整洁有序

    有趣的后续故事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知道了小泉八云这个名字,他被赞誉为“欧洲人里面第一精通日本的人”,原籍英国,1869年加入日本籍,研究日本直至终老。而今年8月份我到英国组织夏令营,期间访问了Breaky Bottom 酒庄,酒庄的主人Peter Hall给我们讲了三瓶酒的故事,其中一瓶就是以小泉八云命名的,当我说:“我知道这个人!”Peter 非常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小泉八云是我的曾叔父!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学者!”我还把书中专门介绍小泉八云的那一页拍照给他看,在场的人都觉得这真是非常有意思的缘分。

    图片:书中提到的日本籍欧洲学者小泉八云 图片:小泉八云的后裔,英国小镇酒庄主人Peter Hall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完这本书才明白让人又爱又恨的日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va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