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和国家对大健康产业的不断投入,市场上的益生菌已经迎来了一波小高潮,2017 年我国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达 460 亿元,预计到 2022 年将突破 896 亿元,年平均增速约 14%。益生菌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在大健康产业中属于消费群体增长速度较快的行业。
尽管益生菌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但是由于业内规则、制度不够完善,才让市面上的益生菌出现了以“营销概念”混淆视听的局面。相比市场上益生菌那么多的形式,为何只有粉剂逐步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
这个问题的关键就要从保持益生菌活性的这个要点说起。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到的益生菌的定义,从定义中也不难看出,“只有活的益生菌才能称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益生菌”。虽然失去活性的菌也可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根据菌种的不同,失去活性的菌也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选择益生菌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活的益生菌。
市场上很多益生菌厂家为了保存益生菌的活性,也是绞尽脑汁,放出各种杀手锏。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要维持益生菌活性有两个步骤:首先,运用活性保护技术;其次,利用益生菌载体技术,二者相辅相成。
目前比较先进的活性保护技术主要有三种:一是冷冻干燥技术;二是低水活性保护技术;三是包埋技术。
这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活性保护技术是冷冻干燥技术,这是保护益生菌活性的一大杀手锏。要知道,益生菌极其怕热,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丧失活性,所以一般在生产益生菌的过程中总会保持一个较低的温度。市面上常见的益生菌大多为粉剂,在益生菌加工成粉剂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冷冻干燥技术的保护,很难存活下来,就更不用说益生菌的肠道到达率了。有消息称,国家菌株储藏库在保存某些重要菌株的时候,就会采用这种冷冻干燥技术,在这种技术的保护下,储存得当,益生菌能够保存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低水活度保护技术其实就是将益生菌中的自由水分降到最低,使其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甚至是休眠的状态。就像是农民储存粮食时,先将其晒干再储存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益生菌的储存与粮食的储存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并不是保证益生菌活性最必要的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包埋技术是很多厂家宣传的突出卖点,是在冷冻干燥技术的技术上对一定数量的益生菌利用载体进行微包埋,这也确实是值得宣传的一件事情,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厂家都能做到微包埋,这是一项对厂家综合实力要求很高的技术,不仅技术要高、投入的成本也高,基于此,目前采用这种技术的益生菌厂家甚少。然而,国内的广东格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21DAYS益生菌就是采用包埋技术,相比冷冻干燥技术和低水活性保护技术,就活菌在到达肠胃道的占比而言,包埋技术能有效提高活菌到达肠胃道的存活率。因此,格物生物不仅采用进口菌株,采用加拿大拉曼集团研发的Bio-support活菌包埋技术,保障活菌的存活率。
但越是这样的技术,越容易出现鱼目混珠的宣传,很多厂家宣传的包埋技术,只是概念性的炒作而已,并没有真材实料的包埋,甚至很多厂家会将益生菌做成胶囊来混淆微包埋技术。微包埋技术是在每一个很小的益生菌单位上包裹一层保护膜,使其更好的穿过胃肠道,不被胃酸胆汁等腐蚀,而并非是将益生菌做成胶囊那么简单直观。
目前市场上益生菌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片剂、滴剂、粉剂,胶囊也是粉剂的一种。然而,国家卫计委发布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中,明确规定了:不提倡以液态形式生产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活菌产品。益生菌属于厌氧菌,在厌氧的条件下才能更好的存活。而益生菌菌株在滴剂的稳定性较差,易形成沉淀、凝结、分布不均匀,尽管每次使用之前都会摇晃,但均匀程度依旧不理想,且在摇匀的过程中,益生菌很容易与瓶内空气接触,对菌株的活性造成影响。且开瓶后瓶内出现氧气,若想油脂不变质,这对于温度的要求、氧气的要求更加严格,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出现变质现象。如果给宝宝食用,由于宝宝肠道较弱,油脂中的有机物分子若是过大,就很容易造成宝宝肠道不适等情况。况且能否消化掉滴剂益生菌当中的油脂尚属未知,而国内外也没有相应的定论。
因此,在市场上,粉剂益生菌更为常见也更为广泛运用。粉剂益生菌大多为益生菌的冻干粉制剂,采用最少的工艺,最大限度的降低益生菌中的水分含量,保证益生菌的活性。当然,还有少数的益生菌采用工艺复杂,成本高,但是能让活菌有效达到肠胃道的包埋技术支撑的粉剂。粉剂益生菌大多是可以长期室温保存的,在使用时,建议剪开包装,直接导入口腔服用,之后再喝低于37度的温开即可,由于粉剂益生菌食用方便,且活菌稳定,因此,在市场上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欢。
对于益生菌的技术和形式,你在选择益生菌的时候,更看重哪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