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观点
你是不是也想改变自己当前的状态,或者说遇到了职业上的瓶颈期,想要继续突破自己。上周写了一篇《生活把我们逼成了什么样子》今天我想接着后面写,当生活把我们逼成不是自己的样子,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自己——不断尝试,逃离舒适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并且喜欢生活在这个区域。这个区域里,我们会觉得很舒服、轻松、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这个区域,我们就会感到别扭、不习惯。比如,习惯了用右手刷牙的人,让他用左手刷牙,他会很不习惯。用右手写字的人,让他用左手写字,他也会不适应。
对有麻烦的事情、有挑战性的事情,我们会有一种逃避的本能。
我们都知道,一味的选择逃避,只会让我们更加痛苦。
如果我们想尝试用左手写字,我们就要面对恐惧,不断的去练习,想要让自己变成更厉害的人,我们就要想办法去面对恐惧、克服痛苦的过程。
今天很残酷,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成功的前一天晚上。
02 一个概念
人的身体有一种偏爱稳定性的倾向。
就像我们常说,我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才不想学习。要是我身边的人都热爱学习,我肯定也会好好学习。
环境会影响一个人,就像我总对我的烟友说我要戒烟的时候,他们总是不相信我能把烟戒掉一样。我就告诉他们只要我去一个没有一个人抽烟的环境,我肯定不会抽烟了。
那你怎么不尝试去一个没有人抽烟的环境呢?你怎么不去一个热爱学习的环境呢?说明你根本没有下定决心去戒掉这个坏习惯。还对着一群烟友说,怪不得人家都不相信你。
为什么人的身体与大脑一开始就具有如此强大的适应能力?科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单个的细胞和组织在尽最大努力的使一切保持平衡。就像我们内部的体温,北方寒冷的地方,人们从出生就开始适应,如果你一个南方人去旅游,你肯定会非常不适应那边的生存环境,还是需要慢慢适应。青藏高原的高原反应,开始去的旅游人都需要通过不断适应,但是如果你隔一段时间再去,你的适应强度将会降低,因为你之前已经有过一次适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直接适应。
03 打个比方
大脑的适应能力,成就了我们不断发展和提升新能力的基础。
如果你是一名健身爱好者,或者只是想练就一身肌肉,那么,你就得制定练习计划,比如做俯卧撑锻炼手臂的肌肉,仰卧起坐锻炼腹肌等等,你的计划中每天锻炼的次数会跟着时间的推移随之增长。开始执行的时候或许你只能做50个俯卧撑,但是一个月之后,你至少可以做200个。这就是充分利用大脑和身体的适应能力发展和提升新能力的原理。
刚开始我们只能做到自己最极限的50-100个,这就是我们呆在的舒适区。如果我们要做的更多,我们需要每天进行有计划的练习,如果我们的目标是1000个,我们会感到恐慌,会受到心理的各种阻碍。这时候我们需要将目标进行细分,比如说第一个月做到200个,第二个月做到300个...依次内推,这就减少了我们的挑战难度,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需要给自己打气或者当完成了自己的目标给予自己奖励。当我们最终完成了这1000个目标时,你就会觉得原来做俯卧撑也就那么回事。
1980年,俯卧撑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10507,而在1993年,一个美国人做了46001个,这一纪录当前仍然没有被打破。
这就是我们的适应能力,如果你想改变自己,那么很简单,不断的进入逃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因为当你做到1000个俯卧撑后,这也将变成你的舒适区,你可以轻轻松松搞定了。
04 一个策略
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比如一个业余钢琴爱好者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钢琴课,等到30年过去了,他还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着那些同样的歌曲,看起来,在那段时间里,他已经积累了数十万个小时的练习,但他绝不会比30年前弹得更好。事实上,可能还比年轻时弹的更差。
我们需要的是有目的的练习:
有定义明确的目标(1000个俯卧撑,细分任务到每个月)
专注的练习(静下心来,用心去完成每一次的任务)
反复思考,得到反馈(换种方式做,可能做的更多)
不断的走出舒适区(当你完成目标达到1000个的时候,这也将变成你的舒适区)
05 一个总结
想要不断坚持下去,你得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这看似简单,却是一件每天都在突破自己的事情,你必须找到自己的初心。你是想掌控自己的人生还是塑造自己的潜力或者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不甘心于现状的人。
想要走出舒适区,就要逼迫自己做一些你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
我是南小旭,多谢你美丽的眼睛,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