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青是景德镇宋代瓷器的主要产品。影青釉料中含有少量铁分经过原焰烧成而呈现的色调。古代景德镇的瓷釉配合都是石灰石为主要助熔剂,经过原焰烧制也会产生一种浅青色调,所以影青是当时景德镇常用釉料配合及一定的烧制条件下必然产生的客观产物。
中国瓷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使瓷胎洁白化和釉色纯正多彩的过程。
新平冶陶,始于汉季。东汉时期开始,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景德镇开始引起世人注目。唐高祖武德年间,陶瓷名匠陶玉将自己制作的瓷器带入关中,并向朝廷进贡,被称为假玉器,受到皇室青睐,于是昌南瓷器名扬天下。
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以湖田窑烧制的最为著名,其次有湘湖、胜梅亭、柳家湾等窑。当时的品种有碗、盘、瓶、罐等日用器皿。北宋前期的青白瓷并无花纹,以器型的规整和玉一般的釉质取胜。中期以后,它的装饰以刻花为主,兼有印花、浅浮雕、镂空、堆塑,色调雅致大方的青白瓷釉里藏花,若明若暗,给人以无穷韵味。
北宋中期之后,湖田窑的青白瓷生产,由早期的粗犷古朴的刻画法被成熟的“半刀泥”刻画所取代,刻画工艺娴熟、流畅,刻画题材广泛,构图集中在碗、盘内底及底壁交界处。半刀泥是指在已经干燥的坯体上,用铁质小刻刀刻画花纹。这些花纹一面浅、一面深,互相组合,相映成趣。
北宋中晚期至南宋,湖田窑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窑工能娴熟掌控还原焰,使瓷胎烧结致密,透光度愈加良好。釉熔融透彻,焕发出影青釉白里带青、温润如玉的迷人魅力,而且,胎釉结合极紧密,透明度和硬度都达到近代硬质瓷器的标准。
宋代景德镇的青白瓷由半透明的釉,发展到半透明的胎,这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是一个飞跃。由于青白瓷制作的丰富经验,为以后青花瓷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时期,景德镇陶瓷工匠在当地白瓷生产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了色质如玉的青白釉瓷器。由于胎、釉中铁元素的含量极低,釉的玻璃相清澈,因此,典型产品,胎质细洁,釉色青莹。景德镇的这一项成功发明,很快影响到当时的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区,相续出现了一批烧制青白釉瓷器的窑场,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白窑系。
影青瓷与汝瓷的不同之处在于,汝瓷所采用的釉是失透的乳浊釉,使用乳浊釉其表面就不可能明如镜。传世品中至今未见有薄如纸的汝瓷。但失透的汝瓷自有其典雅、沉静的大家气质。
青白瓷,乍看上去颜色淡淡的,并不起眼,然而,它在宋代竟有着饶玉的美称。
事实上晚清以前并没有影青瓷这个名称,还是称其为青白瓷,直到晚清,文人雅士们厌倦了红黄蓝的皇家幼儿园审美趣味,开始高度赏识青白瓷。它釉色风格独特,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天青色的美丽图案,因此被称为影青。
光线下的影青瓷,通体剔透,釉里藏花。
影青瓷的釉,如“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色,干净而神秘。曾见一个影青碗,捧在手心光滑冰凉,湖水般的釉色如梦似幻,恍然分不清是玉是瓷。
这种美丽而亲民的“玉”,被工匠们制成碗、盏、盘、瓶、罐、枕、炉等,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京都汴梁和临安都有专门出售影青瓷用品的店铺。
影青瓷以造型见长,以釉色取胜,以装饰的精练简洁为基本特征,集造型、釉色、装饰于一体。
影青瓷由于瓷胎洁白,釉料在高温下流动的原因,使瓷器釉薄处为白色,积釉处透青,故其总特征介于青白之间,光致貌美。
口径:22.5cm 高:6.8cm 底径:6.5cm此品葵口,斜腹内收,浅圈足。形似防雨编斗笠帽而名。通体施影青釉,釉色细白而青,胎质坚细轻薄。碗内壁光素无纹,线条刻画清晰,呈葵瓣状。此套碗器保存完整,釉层轻薄,纯净淡雅,且制作精细,极为难得,所彰显的高贵气质纯属浑然天成,令人赞叹。
影青瓷造型美,装饰技艺更是独步青云,特别是刻花、划花技法。此物构图饱满,线条流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粗线条先垂直刻一刀,再沿线斜刻一刀。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汉代玉雕之“汉八刀”工艺。
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仿佛看见床边的玉枕,在夜色下透出莹润的光,清冷而美丽。这个伴着女词人度过漫漫长夜的玉枕,就是青白瓷枕。
要做出清透的影青瓷,必须用景德镇的高岭土。高岭土洁白细腻、质地致密,由这种瓷土拉胚而成的胎体,薄如纸张,施青釉其上,几近脱胎。轻轻敲弹,会发出如乐器般清悦的声音。世人称影青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真是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