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让孩子们预防被骗,共性问题答疑

如何让孩子们预防被骗,共性问题答疑

作者: 刘超_bcf4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09:38 被阅读0次

        最近又听说有被传销坑害的孩子,“我不是药神”里面类似传销的推销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大多数人在面临焦虑和诱惑的时候很容易失去理性,而贩卖焦虑是商业社会的标准热身套路。比如房产商会说仅剩10套啦,再不下手就没有啦,优惠只在今天有之类的。

        传销方式揭秘(具体可以参考电影:在类似传销的推广会上,药贩子眼含热泪又假惺惺地表达了对病友们的关心,又道出自己研发的不易,然后利用“托儿”售卖假药。)

        传销是通过什么手段击穿人们的思维,对人成功洗脑,让人加入后近乎疯狂?

        这里涉及到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意识分为显性意识和潜意识,其中潜意识是隐藏在显性意识之下,不被自己知道,但又影响着人的心理、情绪与行为的意识。

        我们在向对方传递信息时,往往会遭到对方意识的检阅,即对方会对信息内容进行理性的思考,加以防备,一方面使信息难以进入其潜意识,另一方面也使其潜意识中想要表达的内容被其隐藏或者加工。而肢体语言、表情等具象化的图案形式,比较容易越过意识的检阅作用,进入潜意识,不知不觉的影响人的心里、情绪和行为。潜意识说服中有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即ABC说服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以肢体语言、表情这样具象化的图案形式,有效减弱对方意识的检阅与评判机制,让信息直接进入其潜意识,从而提高说服成功的可能性。传销组织使用的主要手段就是心理学中的ABC说服法。

        在ABC说服法中,A为传销人员,B为A人为制造出来的权威,C为被劝说人员。在说服中,A应先与C接触,任务是制造出B的权威感,最后由B来劝说C。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A先与C接触,介绍并推荐产品,但在沟通过程中,真实的目的是通过话语、表情、动作衬托出B的权威。如经常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这样说:“在这方面,B老师是专家。”,“B老师曾经说过……”,“B老师一直教导我们……”。在提到B老师时,表情需突然严肃,举手投足要显示出对B老师的敬仰与尊重。以具象化的图案形式,表达出B的权威,更容易进入C的潜意识。

当然,通常情况下,一般的消费者注意力集中在检查产品真实性,不太检查这个老师情况,想:“产品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吗?”,有时候甚至还会排斥并且做出拒绝的举动。这是因为消费者在用自己的意识对产品进行理性地思考,但这些并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注意力完全在产品本身,意识的思考对象也在于产品,而通过A的努力,“B是权威”这一个观点已经通过B的表情、动作具象化的图案形式,在C意识防备薄弱的情况下,成功地进入其潜意识,使其在不知觉中也认同了这一事实。

即使消费者C有些抵触,但推销员A需始终保持着与其的接触。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突然兴奋地通知C:“B老师将要来了,我们一起去见见吧!”最终,B出面登场与C见面,由于“B是权威”这一事实已经在C的头脑中根深蒂固,B对于C的说服容易越过意识的检阅,将比较容易成功。

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C与A以及一群人在候机室门口对敬仰已久的B老师翘首以盼,然后B老师在一片“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浪潮中出现,这些都以具象化的图案形式进行表现,容易越过意识的检阅。B来到C的面前,欣慰地说了句:“这个产品好阿!”。面对潜意识中B的权威,C显然极其容易对B的话深信不疑,意识检阅作用减弱,自然也开始对产品进行了认可。

需要注意的是,直到告知C,B权威将要出现前,先前的准备都是在消费者C不清楚权威B最后会出现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果C一开始就知道B以后会出现,就会使“B是权威”这一观点同样遭遇到C意识的检阅评判,而达不到滑过其意识直接进入潜意识的效果。

ABC说服法,作为潜意识说服中的一种技术工具,可以让信息滑过对方意识的评判,直接进入其潜意识,从而增强说服的能力和效果。

(图片引自我不是药神,文章引自鞠强教授,如有侵权,即刻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让孩子们预防被骗,共性问题答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hk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