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一文人物描写以对话为主,“言为心声”,想探寻人物内心世界也应该观其言,推其志。一直以来总认为渔父是随波逐流、顺其自然、与世无争的“好好先生”,是道家一门的人物。今日偶在网上输入“缨”字,其解释如下:
缨,冠系也。——《说文》
鲜冠组缨,绛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缨绝。——《庄子·让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其中渔父结尾的“沧浪歌”赫然在列,属于官系一族。“缨”这种东西只有达官贵人才有权有能力享用,渔父在沧浪之水清澈的时候,是愿意用河水洗官帽的带子的,由此观之,渔父是不反对做官的,“濯吾缨”可做例证,他的无争避世只是在“沧浪之水浊”的时候,渔父遵循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是儒家的思想,所以说渔父不是道家,而是儒家一脉的人物。今天没有看到这个词条,恐怕还要错误下去,读书真不敢说读懂二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