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斋志异 > 卷六 山市

聊斋志异 > 卷六 山市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3-12-07 08:22 被阅读0次

【原文】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翻译】

奂山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之一,常常数年不得一见。孙禹年公子同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山头上孤零零有座高塔耸起,高插青天,大家互相看着又吃惊又疑惑,想到附近并没有这样的寺院。不久,又出现数十座宫殿,碧绿的屋瓦,飞耸的屋脊,这才省悟是山市。一会儿,出现了高大的城墙,上面还有带有射孔的矮墙,绵延六七里,居然是一座城郭。其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历历在目,数以亿万计。忽然刮起大风,尘土迷漫,茫茫一片,城郭也变得迷迷蒙蒙。一会儿风停了,天空清朗,一切都化为乌有。只有一座高楼,连接霄汉,每层五扇门窗都敞开着,一层有五个透明之处,透出楼后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数上去,楼越高,透明之处越少;数到第八层,透明之处就成了星星点点;再往上,就昏暗缥缈,无法数清层数了。而楼上的人来来往往穿梭不停,有的凭栏,有的伫立,形态不一。过了片刻,楼渐渐变得低矮下来,可以看到楼顶,又渐渐地变得像平常的楼阁,又渐渐地变得如同高大的屋舍,一下子它又变得像拳头、像豆粒大小,于是就看不见了。又听起早赶路的人说,看到奂山上有人烟和集市店铺,与人世间没有区别,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鬼市”。

【点评】

这是一篇绝好的散文,把淄川奂山的山市写得虚实变幻,奇瑰缥缈。从山市初起的惊艳,到高潮迭起,变化多姿,再到渐次消歇,文笔叙次摇曳,如山市一样轻灵联翩,令人遐想不已。但明伦说:“状山市可作一幅奇文看。”“文境之妙,此为天下奇观。”

王渔洋在《池北偶谈·谈异七》对奂山山市也有记载:“淄川西焕山亦有山市,每现城郭楼橹林木人马之状,一如蓬莱海市。嘉靖二十一年,县令张其协经山南麓,始见之,烟岚郁丽,移时乃灭。自后往往见之。”

相关文章

  • 《聊斋志异》短篇集 一二三 山市

    蒲松龄 原著 奂山山市,县内圣景之一。数年常不得一见。公子孙禹年,与同人饮酒楼上,忽见山头有一孤塔耸起,高...

  • “聊斋”世界里的“元宵节”都发生了什么?

    好不容易丢了的《聊斋志异》第一卷终于找到了。心情是无比激动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四卷本《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是...

  • 在最美的年华,做最好的自己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山市》,说的是在奂山这个地方,山中出现海市蜃楼。有一寺塔高耸入云,几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热闹...

  • 画皮读后感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画皮》为《聊斋志异》第一卷40回,是一部描述写人与鬼之间的故事。《...

  • 舌尖上的《聊斋志异 猪婆龙》

    1 《聊斋志异 猪婆龙》在青柯亭版是放在第二卷第4篇。 据说原稿分八卷,猪婆龙在第一卷的最后,与卷二中第24篇的“...

  • 白话聊斋志异卷一|12、王六郎

    原著:蒲松龄 白话:数峰无语 许先生,家住淄川城北郊,以捕鱼为业。他每天晚上带着酒到河边,边喝酒边捕鱼。每次喝酒,...

  • 《白话聊斋》卷二 目录

    相对卷一,《聊斋志异》中卷二的篇幅都要更长。 故事也讲得更细,情节更生动,人物也更加让人感动。 在聊斋中,虽然充斥...

  • 劉洪瑋 | 讀船山全書(截至2020年暑假)

    讀船山全書 武城劉洪瑋道瓌撰 船山全書第一冊 船山全書序例、船山全書總目、周易內傳六卷(附發例一卷)、周易大象解一...

  • 山市

    1. 这是她第621次说起她的梦境,这个状态已经维持了近两年,两年时间里,一切都是老样子,她的头发是齐耳月牙形的,...

  • 《山市》

    [清代] 蒲松龄 奂山山市, 邑八景之一也, 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志异 > 卷六 山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nz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