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北旅游之绿皮火车

西北旅游之绿皮火车

作者: 岁月留痕_5eb7 | 来源:发表于2024-07-14 23:58 被阅读0次

今日,我踏上了从广州前往兰州的火车,正式开启这场西北旅游之行!

西北旅游之行,首先是体验乘火车。从2024 年 7 月 15 日晚上 7 点开始,我将乘着风驰电掣的列车,从繁华的广州出发,向着那神秘的西北大地疾驰而去。在这漫漫的旅途中,我可以心无旁骛地,带着满心的期待与憧憬,在车厢中静赏窗外飞逝的风景。

根据旅行社提供的计划书,西北旅游大体行程真正去玩的时间,全程大概是七天。7 月 17 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时,那时就将抵达兰州,正式开启如梦如幻的西北之旅。接下来的 7 月 18 日至 7 月 23 日,将随团领略甘肃和青海的绝美风光。在张掖,能目睹那如梦幻般绚丽的丹霞地貌,她那斑斓的色彩,一定宛如上天打翻的调色盘;在酒泉与嘉峪关,可以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哪里仿佛能听到昔日金戈铁马的铮铮回响;踏入莫高窟,去探寻千年的艺术瑰宝,那精美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雕塑一定能让人叹为观止;漫步在鸣沙山月牙泉边,可以倾听那沙与泉交织的奇妙乐章;在敦煌,领略古老文化的魅力;置身南八仙雅丹,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翡翠湖宛如一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在德令哈,感受宁静与祥和;走进茶卡天空,将自己置身于仙境之中;走进高原藏族村寨,体验独特的民族风情;在金银滩草原,看看那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在西海镇,感受一片宁静与美好;在青海湖,欣赏那浩渺无垠的碧波荡漾;在塔尔寺,聆听梵音袅袅,感悟心灵的宁静。

日程安排

到7 月 25 日,我将乘坐飞机从兰州直飞上海,参加公司安排的半年度战略会议,为这趟旅程画上一个的句号。

今天大概在下午四点多,我乘出租车从番禺出发,一路穿街过巷,历经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了广州火车站。刚一下出租车,广州火车站那汹涌澎湃、拥挤不堪的人流便扑面而来。从踏入火车站广场的那一刻起,再到进入候车厅,直至通过检票口,每一处都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广州火车站广场

甫一走进广州火车站的广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那八个大字的标语分立在“广州站”的两侧,熠熠生辉。它们曾经是广州面向世界开放的窗口,更是这座城市往昔岁月里的旧地标,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

广州火车站

我用高德导航测算了一下广州火车站到兰州火车站的距离,大约 2200 多公里。今晚 6 点 40 分,火车将从这里始发,直至后天早上 8 点 50 分才能抵达目的地,全程需要 38 个小时。如此算来,平均速度仅为 59 公里每小时,如果再扣除中途各站点停留的219分钟的时间,平均速度也只有65公里每小时。在如今这个高铁、飞机普及的时代,高铁或者动车的速度动辄就 200 多公里以上,相较之下,这火车的速度简直如同龟速一般。

通过检票口进入到站台,绿皮火车安静地停靠在站台旁。那墨绿色的车身、富有年代感的漆面,以及车身上醒目的车次数字,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像一位沧桑的老者,身上的每一道锈迹、每一块掉漆的地方,都是时光留下的印记。

绿皮火车

随着人流慢慢靠近车厢,车门前的台阶有不少磨损的痕迹,像是被无数双脚步反复踏过。

踏上车厢,一股混杂着各种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我在出发前特地洗了澡,换过衣服,现在却汗如雨下,很快就搞得一身狼狈。

火车开动后,透过车窗,望着外面黑蒙蒙的夜色,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有多么不习惯这缓慢的火车速度。遥想 30 年前,自己便是一次次地乘坐着这样的火车,由南至北,由北返南,循环往复。那时,坐火车的条件远不如今时今日,若能有机会选择卧铺,那都算是极为幸运的了,大多数时候,能够奋力挤到一张座位票,就已然非常不错了。

正如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所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今,我们早已习惯了乘坐那有空调、有开水、有干净洗手间、有宽敞座位的高铁,此刻突然重新坐上这往昔的绿皮火车,一时之间还真是难以适应。那铁轨的咣当声,以及偶尔出现的车厢撞击所带来的冲击力,使得车身不住地摇晃,仿佛一下子将人拉回到了那段遥远的旧时光,那种感觉,熟悉中又带着几分陌生。

车厢里,狭窄的过道上挤满了或站或坐的旅客,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复杂的气味,有方便面的调料味、人们身上的汗味,还有老旧座椅散发出的皮革味。行李架上被大大小小的箱包塞得满满当当,有些包的边角还垂挂下来,仿佛随时会掉落。

座位与卧铺之间的空间略显局促,淡蓝色的布质座椅已有些磨损,上面的褶皱和污渍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卧铺的床铺上,白色的床单微微泛黄,上面的折痕清晰可见。

卧铺席位

车窗的玻璃有些模糊,仿佛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上面偶尔还能看到一些指印和灰尘。车厢顶部的灯光散发着昏黄的光线,在灯光的映照下,能看到墙壁上张贴的广告已经褪色,边角也开始微微卷起。

人们的交谈声、孩子的戏闹声、列车行驶的哐当声交织在一起,充斥着整个车厢。在车厢的连接处,吸烟的人们吞云吐雾,烟雾缭绕中,咳嗽声此起彼伏。洗手池的水龙头滴答滴答地滴着水,池子里还残留着一些水渍和茶叶渣。

车厢内的一些硬件设施相较于高铁显得极为缺乏。比如饮水处的水龙头,水流细弱,接一杯水都要花费不少时间。洗手间的坑位少得可怜,门口总是排着长队,里面也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地面上也有不少水渍。

与此同时,卖东西的小推车来来回回,售货员扯着嗓子的叫卖声在车厢中回荡,“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的声音不绝于耳。小推车不停地穿梭在车厢中,时而传来车轮与地面摩擦的“吱呀”声,给本就狭小的空间又增添了不少干扰。旅客们不得不时时侧身避让,使得本就不太顺畅的过道更加拥堵,嘈杂的声音也让人心生烦躁。

按照列车时刻表,晚上 9 点 12 分,火车应抵达韶关东站,并在此停留 5 分钟。然而,实际情况是火车提前了 10 分钟到达。由于提前到站,在韶关东站的停留时间也就相应地加长了。因实在受不了火车里那空气不流通的闷热环境,我特意下车去透透气。可谁知,一下车,外面那滚滚的热气流更是热辣灼人,令人难以忍受,无奈之下,我只好又匆匆忙忙地上了车。

韶关东站

之前也多次到过韶关,这次作为只是途径的一个站点,我查了一下关于韶关的简单介绍,韶关市,古称韶州,乃是广东省辖的地级市,坐落于广东省北部。全市总面积达 1.84 万平方千米,在广东省位居第二位,市区面积为 2870.66 平方千米。截至 2022 年末,韶关市的常住人口有 286.18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67.54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58.54%。此地,是客家文化的聚集地、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亦是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发祥地、禅宗文化的祖庭,更是一代名相张九龄的故乡,文化底蕴极为深厚。

晚上 9 点 17 分,火车再次启动,缓缓前行,下一站将是湖南的郴州站。按照预计,到达郴州站的时间会是在晚上 11 点过后。

晚上 10 点,火车准时熄灯,刹那间,整个卧铺车厢陷入了一片漆黑。唯有靠窗座位处的消防应急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偶尔,当火车驶过那些灯火通明的地方,会有一束束灯光一晃而过,使得车厢内忽明忽暗,光影交错。

车厢内或明或暗,光影交错

火车在无尽的黑暗中继续行驶,像一条疲惫的铁龙,喘息着、摇晃着穿行于夜色之中。晚上这条巨龙将驶过郴州,衡阳,长沙,岳阳,第二天早上当阳光照进车厢的时候,就已经进入湖北省内了!

而此时,卧铺车厢里,此起彼伏的鼾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夜曲。我躺在狭窄的铺位上,听着这有节奏的鼾声,望着车窗外那偶尔闪过的微弱光影,心中五味杂陈,难以入眠。曾经的岁月在这晃晃悠悠的车厢里渐渐浮现,那些关于远方和梦想的憧憬,那些旅途中的疲惫与期待,都在此刻涌上心头。在这缓慢的旅程中,我仿佛暂时逃离了现实的喧嚣,却又陷入了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之中。这漫长的旅途,既是身体的迁徙,也是心灵的旅程。

相关文章

  • 第七百七十天•绿皮火车

    再见绿皮火车,一股亲切感从心升起。 记起上大学时的绿皮火车,记得去西北旅游的绿皮火车,记得去西藏旅游的绿皮火车。 ...

  • 深圳

    我从大西北乘着三十八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了深圳。绿皮火车沿途的景色宜人,可是到了晚上就不好受了,现在选择坐火车最多的...

  • 人在旅途

    这次旅游我们选择绿皮 绿皮火车是小时候最喜欢的交通工具,随着生活水平变好,自驾、动车……渐渐取代了绿皮 网上订票,...

  • 绿皮火车

    看完电影,打开手机里的12306,准备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票,有票的话,就可以回家了。 一搜,硬卧一张,竟然还有,...

  • 绿皮火车

    还记得,人们常常说,世界上最难得的事第一是后悔,第二是忘记,第三是还记得。 我是一个不出名的小说作家,除了自己的小...

  • 绿皮火车

    花朵们要去旅行啦 挤上一辆从原野尽头开来的绿皮火车 出发

  • 绿皮火车

    周五按照惯例,都要乘火车回凯里,结果今天摆了一个乌龙,通过手机客户端订的火车票竟然将方向订反了,等取了票到验票口去...

  • 绿皮火车

    文/林运 坐慢火车的时候心情是很舒服的。 一路上我想不到什么烦恼事儿,但绝不是无聊的,窗外的风景够你目不暇接的了。...

  • 绿皮火车

    久违了的绿皮火车,今天南下广州,又和它亲密接触。 记不得最后一次乘坐是在哪一年了,应该在是去看父母亲的路上。那时候...

  • 绿皮火车

    在绿皮火车上 我是个赶路人 从云南出发 一路西进 目的地是西藏 藏南、藏北、雪莲,僧侣 都是我散放目光的对象 在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北旅游之绿皮火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oc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