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鸟偏从末世来”,慈禧太后最大的特点就是生不逢时,这一点从她的生日就可以展现得淋漓尽致:慈禧太后的生日并不好过。
清宫里的“圣寿节”
在清朝宫庭里,皇帝的生日称为“万寿节”,皇后的生日称为“千秋节”,皇太后以及太皇太后的生日称为“圣寿节”。
慈禧太后的生日是阴历的十月初十,每年生日的当天要在排云殿举行盛大的祝寿典礼,在正日的前后几天要在仁寿殿进行几次“筵宴”。
慈禧过寿要接受三轮朝贺
第一轮是光绪皇帝亲率文武百官为她庆贺朝拜。
第二轮是隆裕皇后率领后宫妃嫔公主福晋命妇为她朝拜庆贺。
第三轮是光绪皇帝率领皇室近支王公后宫嫔妃们。在仁寿殿张灯结彩,支搭彩棚,宴桌摆满殿内和庭院,大摆筵席一起为她庆贺送礼庆祝生日。
中国古代整寿的意义重大
过整寿,庆整生日又称庆“整寿”,有的地方也叫“平寿”。在中国古代从六十岁开始,七十岁为大寿,八十岁为上寿,九十岁为老寿,百岁为期颐,每逢整寿都会盛大祝贺。
我国古代是有干支纪年的传统:
40岁称为不惑之年
50岁称为是知天命
60岁成为花甲之年
70岁称为古稀之年
古人的寿命短,能活到五十岁一般已经能称为高寿,所以也称为:五十大寿。
从五十岁开始,每逢六十、七十、八十岁都要做整寿,不足五十岁做寿是要折寿的。在50周岁、60周岁、70周岁、80周岁、90周岁、100周岁以至于更高,都要举办隆重的寿诞仪式以示庆贺。
普通人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统治中国半个世纪之久说一不二的慈禧太后,但是慈禧太后的整寿生日并不好过,逢十不顺。
太后办万寿,实有不利,逢十不顺
慈禧太后的一生经历了从公元1840年至公元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她还是一个孩子。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她已经是咸丰皇帝的懿贵妃。
此后慈禧太后每逢整寿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她已经是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
从慈禧的主战与求和,可以看出慈禧寿诞与帝国主义关系的不断变化。
慈禧太后的四十岁生日
中年丧子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5年,慈禧太后40岁。公元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病逝,她唯一的儿子未满十九岁的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龙驭宾天,她经历了中年丧子之痛。
慈禧人生的三大不幸:第一为少年丧父,第二为青年丧夫,第三为中年丧子。
慈禧太后的五十岁大寿
中法战争爆发
公元1884年十月初十日,是慈禧太后50岁的寿诞。慈禧太后能活到五十岁可以称为高寿,所以也是五十大寿。
这是个不安分的年头,在这之前的一年,也就是公元1883年12月的时候,中法战争开战,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885年的4月份。
主要是列强法国想在欺负完越南之后顺便对中国下手,但令法国没想到的是,这场战争最后是以法国战败而结束的。
慈禧太后的六十庆典
中日甲午战争
六十年为一轮,所以六十岁也被称为花甲之年,耳顺之年。在古代中国人的眼里,这个60岁的生日意义重大,排场比其他生日都要大。慈禧太后为了举办隆重的六十岁庆典,一年前就已经着手筹备了。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十月初十日,是慈禧太后的60大寿,人生逢甲子,慈禧太后绝对是想办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但是没想到这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八月份的时候,中日双方就正式宣战了。按照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这一年为甲午年,故称为甲午战争。
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后,清廷便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请和。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甲午战争对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日本既占领了中国台湾,又获得了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
战争节节败退,清廷为了集中备战,把本来为了贺寿准备的几项工程给停了。慈禧太后无可奈何,为了避免非议,也同意了先停办,简单过一下就行了。
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是挪用了海军经费建成的,所以后来有人作诗讽刺说,北洋水师的铁舰全军覆没,倒是颐和园的石头船永不会沉。战争再一次搅乱了慈禧太后的六十庆寿计划。
在六十大寿的时候,慈禧太后还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这句狠话的意思是你们今天让我不好过,我就让你们一辈子都不好过。
在中日战争失败割地赔款中,慈禧太后的六十庆典也黯然收场。
前两次生日的经历可给慈禧太后留下了心理阴影,好不容易熬到了70大寿的时候,不出意外意外又发生了。
慈禧太后的七十大寿
日俄战争进行中
公元1904年十月初十日,进入古稀之年的慈禧太后已经70岁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稀老人了。慈禧太后70岁寿诞依然筹办大规模的庆典。
各地官员争相给慈禧太后拜寿,寿礼更是拿出了自家压箱底的宝贝。李鸿章和袁世凯两人更是掏心窝子,把自己最喜爱的西洋玩意送给了慈禧太后作为寿礼。本以为七十大寿可以好好举办,不出意外,意外还是发生了。
公元1904年2月6日正式日本与俄罗斯断交,2月8日夜间不宣而战。从此爆发了日俄两国统治集团长期准备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战争从1904年一直打到1905年,以俄罗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
日俄战争动摇了沙皇的统治,日本经过战争跨入列强的行列。这次战争地区跨度极大,横跨整个西伯利亚。许多高科技发明被应用于战争。
日俄战争也是东亚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涉及两个现代化国家武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它因此被一些人称作“第零次世界大战”。
就在日俄战争进行的关键时刻,慈禧太后的七十大寿仍然是如期举行,这让很多有志之士扼腕痛惜,在慈禧太后的七十寿诞上,革命党人章太炎送上寿联一副,充满了讽刺意味。
一人有庆,万寿疆无
寿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慈禧太后七十三岁的寿诞
皇帝皇太后先后离世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初十日,是慈禧老太后73岁的生日,虽然不是整寿,但也有其独特的意义。
在中国,老人七十三岁、八十四岁高寿的也要过寿诞庆祝以冲喜。主要是因为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活了八十四岁,所以人们认为这两个年龄是老年人的门槛,得大庆大贺以免灾避难,顺利的度过这个门槛。但是这次慈禧老太后却没有跨过这个门槛。
慈禧老太后的73岁生日寿诞,为了置办这场生日宴会,大臣们将整个京城中最好的厨师全部请到了宫中,慈禧老太后生日当天,这些厨师一共做了100多达道菜,而且都是各地的名菜,天上地下水里无所不有,慈禧太后看着这桌美味佳肴,心情大好。
天气寒冷,慈禧老太后染上了风寒,又吃了许多的油腻肉食伤了肠胃,加上年事已高,得了痢疾,一直腹泻不止。
慈禧太后的痢疾一直持续了十几天不见好转,反而急转直下,虽然此时的慈禧太后已经上了年纪,风烛残年。
但是73岁的生日,慈禧太后依然打算大搞一场,因为慈禧对看戏情有独钟,所以当时的大太监李莲英就安排了六天的大戏,目的为了让慈禧太后看个过瘾。
此时慈禧太后的身体非常疲惫,还一直在拉肚子,脸色苍白。但是毕竟是自己73岁的生日,慈禧还是要好好庆祝一番的。这也是慈禧太后生前度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就在这次生日过后不久,慈禧太后就驾鹤西去了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太后再次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
光绪三十四年11月15日未正三刻,下午2点左右,慈禧太后在仪鸾殿薨逝,享年73岁,死后葬在菩陀峪定东陵。
慈禧太后每过一次生日,就意味着国家进一步面临末日。正是“ 每逢万寿祝疆无”,她大庆“圣寿”之时,竟是中国疆域被瓜分之日。慈禧太后的生日也不好过,送给慈禧太后的寿联,最终成为了大清王朝的挽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