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也算是应景的周总结。
开始了行动派伙伴圈的打卡,给自己了一个推动力把平时学到的知识整理输出。这周把海贤老师的微课分三次整理出来,感觉知识内化地更好更能运用了。这对于我来说,算一个主动求变吧。
这周看了两期奇葩说,听了两期洞悉生活之道。觉得心理学和生活就是密不可分的,不同角度,不同地诠释,不同侧面的比较,可以使得一个辩题产生完全不同的意味,使得我不在纠结于立场,而懂得更好地去领会生活的百态。这对于我来说,应该是个值得高兴的内心转变吧。
说回到正题上:
图片来自网络改变之前,先了解改变
海贤老师在系列课的第一堂先借同学的问题像我们阐明了改变同转变的不同。
改变常常是主动求变。而转变常常是被动适应。就如同我前面举的自己的例子。
为什么我们期待的改变很难发生?常常立志多改变少?
也许你没有掌握好改变的度 —— 一个让自己努力又不过分超过客观现实的度。
同时,由于我们的防御(对情境的防御机制和内心反应)很难改变。
我们通过对外界独特的认知方式(有时包含一些扭曲)来让我们的心里好受一些。
一、改变是应对问题的进化。
下面的句式,哪些是改变?
1. 心情不好,理了个头发 —— 引出问题:改变是内在还是外在?
2. 我开始去跑步,坚持了一个星期 —— 引出问题:改变是短期还是长期?
3.我毕业了/恋爱了/工作了/结婚了/老了 —— 引出问题:改变是生活事件还是心理变化?
4. 我高中时很努力上进,到了大学变的又拖延又颓废 —— 引出问题:改变一定是积极的吗?
以上四句,都是改变,让我们看到了改变的多维度。
但我们在这里真正强调的,应该是达到一个 内在的、长期持续的、心理变化,是一种应对世界的方式上的 进化。
这种进化,是把原先的那种防御机制变成另一种更高级的防御机制。
二、所有问题行为的最初都是解决方案。
也许很难想象,但拖延、敏感、内向、焦虑等这些,现在看起来是问题的内容,本身的来由是却是我们的解决方案。
这种视角跟我们以往常用的 因果论(why)不同,因果论例:我焦虑所以我不出门。
而“所有问题行为的最初都是解决方案”这种视角,是一种目的论(for what)视角,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观点。例如:我不想出门,所以制造了焦虑 。这种视角假设人是有绝对的自由意志的。你拥有对自己想法的决定权。这种视角看到了,你是问题的制造者,那你自然也可以选择不制造。这就为改变留下了空间。
三、一个行为被维持,是因为它有好处。
从目的论的思维来说,一个行为被维持,它有特定的目的。
如果不是因为有好处,它会自然消退的。
消极行为消极情绪也都是适应的结果,都是有好处的。
比如:
抑郁,能够通过缩小活动空间而让你免于再次受伤。
焦虑,通过对情绪唤醒,提醒你危险。
拖延,防止暴击伤害。
一个行为的好处,分为初级收益(现实,符合社会现实)和次级收益(蹦极行为附带的好处,比如肚子疼就不用上学——行为在关系中所带来的收益。)
阿德勒对次级收益有研究:称赞的需要 —— 引起关注(与众不同)—— 权利斗争 (不服从、反抗来引起关注)—— 复仇(故意捣乱)——证明无能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问题行为的次级收益,使得改变难以发生。
所以, 在改变之初,我们要洞察到这个人的潜在需求,看其是否合理,是否有替代方案可以解决。找到了不改变背后的需求,就找到了改变的契机。
四、改变是用新方式解决旧行为所对应的问题
需要会一直都在。
我们所害怕的东西是否真的值得害怕?我们所做出的对应方式是否真的需要呢?
老师举的例子:一位女博士正处在快要毕业答辩的日子,毕业论文还没写完,但她不想写,写一会儿就看不进去,就想找人说话聊天,或者看节目。于是她就一直在“拖延”。(毕业之后她马上要跟老公分隔两地了,她对未来他们的关系很担忧。)
她的老公察觉到了她的状态不好,于是在公司请了年假陪她写论文。她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老公会提醒她,想说话时可以马上跟老公说。于是她效率提高顺利写完毕业。
她看上去是拖延症不再犯了,其实是因为需求被满足了。
拖延想要满足的需求如果已经被满足了,那拖延就没有必要了。
关键:不要被原因束缚住
其实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就是,不要被原因束缚住。
纠结于原因,纠结于过去,一味追求不可能得到的事物,而使得哪些可以改变的事物也变得不可能了。
我们需要给自己切实际的期待,合理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