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年》里一句经典的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是剧中列宁的卫士瓦西里前往乡下征粮前安慰饿得半死的妻子时说的。实际是当时去征调土豆。当时看过这个电影的朋友还记得吗?妻子把家里仅有的一块面包。悄悄地放进瓦西里的口袋里,瓦西里在和妻子拥抱分别时,又偷偷地把面包放在桌子上,看了很感人的。这里面,征调土豆是绩效,面包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梦想。
绩效,就是达成公司的经营目标。管理,负责执行董事会对绩效的要求。我认为,在达成任一目标的前提是拥有梦想,正如政府里的宗旨、部队里的信念、公司里的愿景,一般的绩效让任一普通的管理者都可以完成,但是能完成突出绩效的人必然是拥有目标和梦想的,激发善意、设计系统、反省自身这些管理手段都是基于有梦想作为基座,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梦想是支撑一个人完成目标的终极动力。
第一、功劳与苦劳。作为员工,我的老板对苦劳给予肯定与精神奖励,功劳给予物资奖励,同时对有功劳又有苦劳的人给予大幅度表彰(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如果作为管理者,我会着重奖励高于惩罚,奖励、惩罚都为少数,以少数带动多数,如果这还不能激发员工积极性,便使用激励相容、激发善意、系统管理来管理员工,正如现在的市场部,急需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KPI考核制度),来去除杂质吸收新意,完成提升工作效率这个目标。
第二、梦想与现实。没错,在企业连生存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生存是第一要务,如果没有生存一切都是空谈。在舒月母婴成立当初,一个月可能连十条线索都不到,月嫂有这一单没下一单的,处理投诉都是创始人亲自上门,梦想与现实是分不开的,现实越是残酷,能走到最后的的无一不是梦想坚毅之辈。就目前舒月来说对于新人入职的前的公司介绍、入职培训、在岗目标激励,还是很缺乏,新的目标激励市场部正在构思完善当中。
第三、理论与实践。这一点说说我自身吧,我接触过不少人,很多人都说我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但是真正把责任交给我放手去做的时候却发现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不是一个点的突破就可以顾全大局。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好的点子但是不能和整体融合起来导致工作质量不佳,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求诸己后发现——个人思维逻辑能力不强,有思维但是没有逻辑,比如线上的广告推广,想到了以孕妇痛点为主线的推广主题,却迟迟找不到好的文案和图片,这也是个人目前急需改进的一个地方。
小结:梦想与绩效可以分开,但是单向的分开并不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正如所有人都认可的、正确的、专业性的理论,放在实践中也许仍会阻力重重,我的观点是,在掌握比较全面的信息的情况下,梦想与绩效的有机结合,才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实乃中庸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