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观《道德经》
心观《道德经》第七章

心观《道德经》第七章

作者: a463cc15b18a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07:07 被阅读2次

    原创: 明空如月  明空禅心  2018-12-28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见]

    上一章,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这一章,老子再次说到了[天地]。

    那么这一章中的[天地]又是指什么呢?

    为了更好地体悟这一章,今天早上静坐的时候,当进入了深沉的空静之后,专注于观照这深沉的空静,然后再总体上观照这深沉的空静与观照的浑然一体,然后在保持这个总体观照的基础上,引入老子这一章的内容: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原来,老子所说的内容,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他所看见的[道],只不过再次换了一个角度来阐述而已。

    至少到目前为止,《道德经》1-7章,在笔者看来,老子的阐述从未离开过他所看见的[道]本身,再进一步,从未离开过老子已经与道合一的心本身,老子所说的唯一的内容,就是[道],就是他的心,与道合一的道心。只是每一章所阐述的角度有所不同而已。所以这些章节皆属于《道经》是名副其实的。

    可以设想,当老子在为关尹子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其最大的目的即是希望关尹子以及所有有缘看到这些文字的人,能够像他自己一样见到道、认识道,合于道,成为一个拥有[道心]的生命。只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要表达的[道],老子使用了很多生活中人们易于理解的语言,而老子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在自己的内心见到道,继而安于道、融于道、成为道。

    而老子之后的人们,将老子《道德经》的智慧应用到了非常多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修身等等,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可是对于最直接的直指本心的解读,却一直难以见到(也许是笔者太过于孤陋寡闻了吧)。道家的各种气功修炼、仙术修炼、内丹修炼,对于《道德经》都非常尊崇,并以之为圭臬,但是那些纷繁复杂的解读和演绎不仅没有让我们更接近于我们内在的本心,倒是被一堆堆的深奥的名词给埋住了,使我们更难以见到[道]的真面目了。特别是对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那些浩如烟海的道藏典籍,很难有几个人会去看,而且就是去看了也很难看得懂,一堆鼎炉铅汞黄芽白雪,看着就头大,不要说实际修炼了,就是光搞明白这些名词,就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和功夫。

    而道,或者说我们的本心,是至为简单的,所谓大道至简。所以对于崇尚极简主义的朋友,我们可以沿着直观自心这条极简主义道路继续解读与感悟下去,而喜欢探寻玄奥奇妙的朋友,则建议您可以去读读道藏,那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金丹妙药仙术仙法,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笔者如此说,绝无半点否定道教传统经典的意思,如果您精通古文且有明师指点的话,道藏这一座恢宏瑰丽的道教文化宝库还是非常值得去探宝的,否则就算是看过了万卷丹书也难得真传一句)

    下面我们来继续倾听老子给我们讲他所看见的道。

    天长,地久:老子想说,这个道啊,无生无灭,超越时空.....可是在那个时代,“时空”这个词还没诞生呢。那么,在一般人的脑海里最长久的是什么呢?天地也。就连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孙悟空要求玉皇大帝给他封的至高无上的官衔也叫[齐天大圣],而道教修炼的目标,一般也称为长生不老,寿与天齐。所以老子改口道:天长,地久.....

    可是我们不要忘了,老子在道德经中不止一次地强调,道,先天地生,道,像帝之先,道,天地之根.......

    所以这里的天、地,并非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天地,老子仅仅是借用了天、地这个名词,来形容道的另一个方面的特征。

    那么天、地,在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我们慢慢来体悟。

    在同为道家文化的《易经》中,天代表乾卦,至阳,地代表坤卦,至阴。

    前面我们说,道是[鲜活的空],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能量。

    那么这个[鲜活的空]都蕴含着什么样的能量呢?

    [鲜活的空]中,有至阳的能量(天),也有至阴的能量(地),这两种能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体无分,无二无别,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需要注意的是,在[鲜活的空中],“天、地”并不是分离的,而是一体的。在[鲜活的空]中,只有唯一的鲜活的空,而这鲜活的空可以同时表现出两种特性,一为空寂、静寂,即至阴的特性,老子说,这至阴的特性,是超越时空的,是永恒的;另一特性为灵明,即至阳的特性,老子说,这至阳的特性,也是超越时空的,是永恒的。[鲜活的空],至空至灵,至灵至空,灵明空寂,空寂灵明。

    天长,地久:这[鲜活的空]啊,灵明空寂,空寂灵明,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何以如此呢?老子接着说——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鲜活的空]之所以能灵明空寂超越时空,是因为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不自生:自,如果解读为“从”的话,则可翻译为,不从己生,不从他生,不从缘生,不从任何而生,即[无生]。

    这[鲜活的空],已经是天地万物所有一切的本源,而其自身,是没有来源的,既不能说祂自己生出了自己,也不能说是其他事物生出了祂。

    在[鲜活的空]里,连天地时空都还没出生呢,哪还有其他任何东西?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一定要继续追问,这[鲜活的空]从哪里来,就陷入了头脑的陷阱。

    佛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我们为什么喜欢这么执着地问[从哪里来]呢?

    是因为我们被一个现象欺骗了,什么现象呢?生、死。

    我们认为生、死是真实的,所以所有的事物必然有一个出生的来源,都必然有一个死后的去处。

    就像我们认为是我们的父母“生”出了我们一样,这[鲜活的空]也应该有一个父母。

    我们身体的“出生”,从现象上说,这也没错,的确是这样。

    但[鲜活的空]不属于任何现象,不在任何现象中。

    相反,却是[鲜活的空]的灵明作用在演绎着无穷无尽的现象。

    佛教中有个词,叫[无生法忍],忍,即坚定不移地接受、承认、确信之意。

    坚定不移地接受、承认、确信什么呢?一切本自无生无灭。

    而只有如老子、佛陀一样,真实地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才会明白自己的自性本心真的是无生无灭的。

    当我们明白了自己的本心是无生无灭的,那么进一步就会明白,所有映现在自己本心之内的现象,本质上也没有真实的生灭,一切都只是本心的灵明作用随缘显现而已。

    不自生:这里的[自]如果解读为自己的话,则为[不生自]的倒装句。

    不生自:即不产生“自”这个念头。

    这[鲜活的空]之所以能超越时空,是因为其不产生“自我”这个观念,所以能一直空寂灵明,灵明空寂。一旦这[鲜活的空]产生了“自”,则随之必将产生“他”,自他分别对立一产生,就开启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演变之旅。

    故能长生:因为这[鲜活的空]是无生的,所以也无灭,无生无灭,名为长生。因为这[鲜活]的空,只是保持着空寂灵明、灵明空寂,而不产生[自我]的想法,所以才能长久地空寂灵明,灵明空寂。

    看来,如果一直放不下[自我]的执念,是很难见到[鲜活的空]的。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圣人,即与道合一之人,是破除了[自我]执念之人,后其身,将身体抛之脑后,身先,先,凸显、显现之意。要见到[鲜活的空]这个“真身”,就要破除对身体的执着,破除对自我的执着,将身体抛之脑后,将自我完全放下,而后,致虚极,守静笃,[鲜活的空]这个“真身”就显现出来了。身先,还代表着,已经见到了“真身”的人,从此都以“真身”为先,而以“假身”为后(包括肉身,包括自我),即时时刻刻安住于真心,远离颠倒妄想。

    外其身而身存:外,置之度外,就算对于这个“真身”,也不要存有“自”、“身”的想法,要全然放下对“身”的执着,这个时候,才是[鲜活的空]当体显现,无生无灭,超越时空。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不正是因为没有任何私有的想法,才真正成就了其真正的自由与解脱吗?

    《道德经》第七章[见]之总结:

    1)[鲜活的空](即每个人的真心),空寂灵明,灵明空寂,空灵一体,超越时空;

    2)[鲜活的空],不从己生,不从他生,不从缘生,性为无生;

    3)[鲜活的空],空寂灵明,没有“自我”之念,没有“自身”之念,更无其他分别之念;

    4)要见到[鲜活的空],则要破除对身体的执着,对自我的执着,对一切分别概念的执着;

    5)见到了[鲜活的空],也不要生起[我]、[真身]、[真心]的念头,要彻底放下一切念头,只是松静自然地安住于空寂灵明、灵明空寂即可。

    6)正是因为破除了所有的执着,没有了任何的私心杂念,没有了任何的颠倒妄想,才能融入自己生命内在所本有的空寂灵明之中,彻底实现究竟的自由与解脱。

    2、[修]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首先在理上彻底理解道的真义、特征以及修道的路径、方法和要点。

    实修时,则要彻底放下对身体的执着,对自我的执着,静下来专注地观照自己的内心。

    观心法,属于极简主义修法,一切不论,唯观自心,只要足够地静定,然后不断深入地观照,一切真相都会在观照之下自然地显现出来。

    修持静定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空寂境界的过程,修持观照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灵明境界的过程。

    静定到如如不动,观照到了无疑惑,就有了自度的信心和力量。

    可自度,即可度他,自度亦是度他,度他亦是自度,自他本一体,皆是道之心。

    3、[行]

    在生活中修习静观自心,同时也可借助不同的环境锻炼自己的静定力、观照力;

    尊重他人,礼让他人,涉及利益先人后己,少考虑自己,多考虑他人,无私无我,精进于道业,自度度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观《道德经》第七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yj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