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空如月 明空禅心
《道德经》为中华文化经典中的经典,其蕴含的智慧可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以观心为具体修持方法,《道德经》对于观心修行同样具有深妙的指导意义,现结合观心修行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来感悟《道德经》对于观心修行的殊胜意义,供朋友们参考。
本文所选用的《道德经》原文内容来自道德经网,这个版本与通常所见的版本有所区别,应该是以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本为底本修订而成。帛书版是比通行版更早的版本,或许更符合老子《道德经》的原貌。如果完全按照帛书版,则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熊春锦老师校订并注解的《老子德道经》,且完全以道家修身为主旨进行注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在网上了解。之所以提到这一点,也是因为五六年前曾仔细阅读过《老子德道经》,且受益匪浅,所以特别感恩。
本文,拟从观心修行之见、修、行等方面,探讨《道德经》对于观心修行的指导意义。
见,即对于身心内外所有一切事物的最深层、最本质的认识,且这种认识并非是通过理论思考或逻辑推理而来,而是在观心修行中通过[观]直接[看见],从而获得坚定不移的认识,这种认识即是[见]。那么当自己还没有直接[看见]时怎么办?那就先来看看已经[看见]的人,比如老子、佛陀,他们是如何描述他们的[见]的。
修,对于还没有[看见]的人,修,即是指通过观心修行,最终真实地[看见]原来老子、佛陀所说真实不虚。对于已经[看见]的人,修,即是指,在[看见]之后的生命中的每时每刻,都保持这种[看见]而不再被表象迷惑,直到无需去保持这种[看见],而这种[看见]却始终都在,再也不会离去,即使死亡也无法使之改变,即算修行目标达成。
行,即是在应对世间一切人、事、物时,让[见]的智慧生起妙用,随缘应用,应用随缘。因此,严格地说,只有[看见]之后,才能真正地[行]。那么在[看见]之前呢?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精进修持,争取早日[看见]。
修行,包括见、修、行、果。果,即修行目标的达成,亦有成就、境界之意,不同的修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和境界验证。果的终极所指,即究竟圆满的智慧境界。当[见]、[修]、[行]互含互摄、圆融一味,智慧流行而无丝毫挂碍时,即为[果],即智慧的圆满。对于最终极的果地境界,既非语言所能达到,也非笔者目前所能窥测。因此本文不作无谓的探讨。当我们通过扎实的修行,能够以心印心,与老子之心相融无二,《道德经》的文字亦如同从自己的心中自然地涌出时,那时,我们也就真正读懂了老子,读懂了《道德经》。
原文: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1、见
前面我们说,见,即对于身心内外所有一切事物的最深层、最本质的认识,且这种认识是在观心修行中通过[观]直接[看见]的。而现在我们还没有[看见],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已经看见的老子,都看见了什么。
老子将他看见的,取名为[道]。八十一章《道德经》就是以[道]为核心来阐述的。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老子在《道经》开篇即说,对于他看见的这个[道],可以表达出来的所有内容,皆不是那个要表达的有着永恒性质的[道]。
首先要补充的是,老子的[看见],并非是用眼睛看到了某个东西,而是在[内观]中以心观心,通过深入的[观]看见的。那么,老子为什么不说看见的是[心],而要另外取一个名字[道]呢。这是因为[心]这个词所涵盖的意义非常广泛,而人们通常所认识的心,不管是肉团心还是意识心,皆不是老子所看见的那个最深的本质,所以老子不得不勉强为之取名曰[道]。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老子接着说,虽然我们可以将之命名为[道],但其实,[道]没有一个永恒的名字。这里的名,不仅仅是名字,也包括名相。即,我们所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相,没有一个是永恒的道的名相。道的本体是永恒的,但道的名相并不永恒。在无穷多的道的名相中,有两个名相,相对而言是最基本的名相,一个是无,一个是有。如果超越了有无,就来到了超越言说的真相面前,那个真相,就是老子强为之名的[道],在那里,是没有名相的。
无,名万物之始也。无,这个名相,是万物生化的起点。
有,名万物之母也。有,这个名相,是万物生化的本源。
这两句话,说的其实是一个意思,即[道]是[万物]生化的起点和本源。
[无]与[有],是鲜活的[道]生化运动的两面,一隐一显,隐之则无,显之则有。无与有是不断运动相互转化的,无中生有,有灭归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不是绝对的虚无,无,仅仅是鲜活的道,其生化作用隐而不显的时候看起来是[无]而已,但其实是一种潜在的有。
同样的,有,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实有,有,仅仅是鲜活的道,其生化作用显现出来的时候看起来是[有]而已,但其实这种[有]是要转化为[无]的,因此也可以说,[有],其实是一种潜在的[无]。
而鲜活的道就是这样无中生有,有灭归无,既生生灭灭,又无生无灭。生生灭灭的仅仅是道的生化现象,无生无灭的是道的本体。
所以,如果陷入逻辑思维,在有、无、虚、实、真、假等名相中纠缠不清,而看不到它们的真相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似对立,其实却可以相互转化的话,那么,就永远无法见到[道]的真面目。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即恒定、恒久之意,欲,在观心实践中主要指念头、情绪、思想等内心的波动,眇,即微妙。当我们能够进入无念无欲的深度静定之时,心如止水,亦如明镜,以此止水明镜之心,观照止水明镜的状态,这时就可以照见道的微妙。什么样的微妙呢?即万物之始的[无]的那种状态。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那么当念头比较多的时候呢?这个时候就去深入地观察念头生灭的迹象。徼,即边际,边界,引申为征兆。即有念头的时候,就去观察这念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生?如何灭?结合前文,这里观察的重点是万物之母的[有]生起与息灭的[征兆],即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转化过程。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通过上面的观察,就可以发现,原来[无]和[有]虽然名相有异,即名称和显现均有很大差异,但其实皆同出于[道],都是[道]的不同状态的称谓而已。就像雨、雪、冰、霜、江、河、湖、海,皆是水在不同情境下的称谓而已,而其基本构成皆是水分子,没有差别。
玄之又玄,众眇之门。玄,深远,在观心中,即深之又深的静定和观照,不断地进入更深的静定,不断地进行更细微的观照,就可以窥见[道]的无穷微妙,见到[道]的真相。
《道德经》第一章[见]之感悟:
1)道的真相,深藏于我们每个人自己之内,要见到道的真相,不要离开自己的身心向外去寻找;
2)道的真相,离于思虑言说,远离语言概念,离于逻辑思维,只能通过内观的方法,以心观心,去发现道的真相;
3)道,没有固定的名相,连最基本的有、无也是道的名相,更遑论其它,在名相中分辨纠缠,是无法认识道的真相的;
4)无欲观妙,有欲观徼,观,是接近道、认识道、观察道、体悟道的根本方法;
5)无欲观妙,专修之妙法也,在静坐观心中应致力于达到无欲,然后观照[无]的微妙;
6)有欲观徼,专修初期,念头较多,这时同样也要让自己静下来,深入地去观察[有]的生灭现象;
7)道,是鲜活的,既不是绝对不变的虚无,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实有,道,出有入无,微妙精深,变动不居,显隐自在;
8)道,不是任何一种具体的事物或现象,却是任何一种事物和现象得以显现的本源;
9)道,虽然如此玄妙,却是可以认识和体会的,它就深藏在我们自己之内,我们自己,同样是道的化现,同样是道的一种名相之一。老子已经通过自己的实践看见了道的真面目,并且将道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以及如何才能见到道的方法,全部通过《道德经》告诉了我们,只要我们按照老子的教导认认真真地去做,就一定可以像老子一样,看见道的真相。
10)虽然文字不是道,但通过《道德经》这样的充满道的智慧的文字,却可以发现一条通向道的道路,《道德经》即是一幅寻找道的宝藏的地图,读懂了这幅藏宝图,按照地图的路线去寻找,就一定可以发现真实的宝藏,那可是宇宙间最珍贵最玄妙的宝藏,而这个宝藏就藏在您此时此刻阅读着这些文字的心中。
说完了第一章的[见],下面说一下修和行。
2、修
在知识上了解了[见]之后,如果不去实修,那么知识就永远是知识,无法转变为真实的智慧。
那么在自己直接[看见]之前,应该如何进行实践呢?这里列了几点,供大家参考。
1)放下大脑思考,不辩论,少说话,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
既然道的真相不在思虑言说,不在语言概念,不在逻辑思维,那么就需要在实践中尽量地减少内心这些方面的活动。
2)安静下来后,将注意力收到自己的内在,以心观心。
3)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内心的状态,是[有欲]还是[无欲],如果念头较多,即为有欲,这时观心的重点就在于[观其所徼],即观察念头如何生起,如何息灭等等,如果念头非常少,甚至基本没有念头,即为无欲,这时观心的重点就在于[观其妙],即深入观察[无]的微妙之处——这[无]的状态,从哪里生?向哪里灭?有实质还是无实质?是常是断?是垢是净?是善是恶?这[无]的本体到底在哪里?它和我们的生命是什么关系?.......
4)在深入地体悟了[有欲]和[无欲]的这两种状态之后,要深入观察和体会这两种状态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即[无欲]是如何变为[有欲]的?[有欲]又是如何变为[无欲]的?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5)将观照的对象锁定观照自身,即观照[观照]本身,这观照来自哪里?从哪里生?向哪里灭?有实质还是无实质?是常是断?是垢是净?是善是恶?这[观照]的本体到底在哪里?它和我们的生命是什么关系?.......
6)深入观察[有欲]的本体、[无欲]的本体、[观照]的本体,这三者的本体为一为异?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们最究竟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3、行
修,侧重于专修实践,行,侧重生活实践。
1)多读体现[见]的智慧之书,如《道德经》等经典,少读充满[有欲]和[名相]的书;
2)自己为自己制定身、口、意的戒律,加强觉知和自律;
3)少欲、知足、乐寂静、勤精进、不戏论、时时提起正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4)将专修中获得的体验延伸到生活中,如寂静、安宁、少念、清明、安详等;
5)逐渐学会在生活中观心,知道自己心里念头、情绪、思想的生起,并练习观而不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