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这次主题阅读对我的最大启发,其实是来自于最后两本我没仔细看的书,《社会动物》和《金翼》,这两本书给我的感受都是,我并非我,而是“我们”的一部分,这个我们涵盖了过去的文化历史及现在身处的关系。比如说我,我的属于传统中华文化中的“我们”,也属于爸爸妈妈大家族中的“我们”,也属于现代文化的中的“我们”,然后是爸爸妈妈朋友同学同事中的“我们”。
人们可能不曾觉察,我首先属于“我们”,然后才是那个小小的,微弱的我。
我以前很无知,以为我的意志就是我的全部,我们才是“我”。我的大部分构成都源自于上述的“我们”,只有小部分是我的意志。
而那些在我意志之外的“我”,是很难受我的意志影响的,假设我的意志是倒三角中的最下层,越是上层,越是不容易影响,这很容易理解,仅仅从人数上就能理解。
一个人的意志要想覆盖整个倒三角,他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他首先要覆盖他的基层关系,比如亲密关系,恋人的,亲子的,同事的,朋友的。这些人与他有频密的交互,他每时每刻都在影响这些人,当然这些人也在影响他。
我想一个人在出生时,他的倒三角就已经准备好迎接他,那些早有准备的“我们”在婴儿睁开眼时就开始了他们的“渲染”,直到某一天,小孩可以区分出“我”和别人;直到某一天,这个年轻人觉醒了“我的意志”。唯有这个时候,他会开始逆向地影响他的倒三角,就像一个信号逐渐增强的WIFI.
为什么要做一个发出信号的WIFI呢。因为我的意志是“大我”中唯一拥有能动性的部分,而我希望自己的是内外统一的,否则我就会感到不幸、感到焦虑、感到孤单。
属于“我们”的部分看起来是个固体,其实是个流体。
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