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歌谣
六⽉六,百索⼦甩上屋,喜鹊衔去做⽡屋。⽡屋漏,点蚕⾖。蚕⾖开花,喜鹊搬家。
这是扬州地区流传的一首歌谣。其实小时候只会前面两句,后面几句竟然不知道,为了找寻小时候的童谣和歌谣,才把它找全。
六月六,是指农历六月初六。百索子是指端午节时戴在手腕的线索,那是用五彩丝线编织的索子。
儿时就知道白蛇传的故事,许仙给白娘子吃了雄黄酒现出了原型。虽然很同情白娘子的遭遇,但是蛇毕竟还是十分让人害怕的东西。长辈们说那天中午要用雄黄酒。所谓用有两层意思,一是喝,二是抹。喝酒自然不必说,抹酒是指把雄黄酒抹在胳膊上和腿上,说是这样可以防止蛇虫伤害。
然后就是给孩子手腕和脚腕上戴上色彩艳丽的百索子,戴上后感觉十分神气,现在想来其实有点像踩着风火轮的小哪吒手上的圈圈。
当然,端午节的习俗很多,比如包粽子、吃咸鸭蛋等等,但戴百索子好象是孩子们的专利,很可惜,后来这一习俗没有在我手中得以传承,估计我的女儿对这一习俗没有什么印象。
为什么要给孩子戴百索子,应该跟涂抹雄黄酒是一样的道理,为了辟邪,为了驱逐蛇虫。
百索子戴多久呢?就是到六月六这一天,正好距离端午节一个月。这一天,孩子们把手腕和脚腕处已经变色的索子解开,扣上小木棍或是小石子等有点沉的东西,用力扔到屋顶上。
为什么要扔到屋顶上呢?歌谣的下面一句告诉我们了,喜鹊衔去做瓦屋。这是个实用主义的说法,其实还有很浪漫的说法。再过一个月,就是七月初七了,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喜鹊们衔着这些五彩索子搭鹊桥去了。
还是老老实实回到喜鹊做瓦屋上来。都说喜鹊的巢是豪宅,外面不起眼,屋内却是豪华别墅的配置,冬暖夏凉,宽敞干爽。可是毕竟是泥塑的,淋多了雨水也会漏的吧,所以,喜鹊们经常会修葺自己的巢穴。
至于“⽡屋漏,点蚕⾖,蚕⾖开花,喜鹊搬家”是什么意思,我猜测应该是指点蚕豆的时候,喜鹊的巢穴开始有点漏水了,屋顶上的百索子也成为喜鹊的建筑材料了。到了蚕豆开花的时候,屋子已经没法住了,喜鹊就去搭建新的巢穴忙着搬家了。
整首歌谣押三个韵,用扬州话来读,前两句押“o”韵(严格来说也不太准,普通话里很难找到这个韵脚);中间两句押“ou”韵;最后两句押“a”韵。
最后附上扬州话读的这首歌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