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释本末
原文:
子曰:“听讼 ,吾犹人也②,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③,大畏民志®,此谓知本⑤
今译:
夫子说:“审理案件,我是和别人一样的,但我一定要使诉讼的事件根本不发生!”无真实委屈的人不会把虚妄的言论散布出来,使他们内心充分敬畏道德,这就叫作知道了根本。
注释
① 讼:诉讼,打官司。孔子这段话出自《论语·颜渊》。②犹人: 与人无异。
③ 无情者:朱熹解为“无实之人”,似不确,当为“无真实委屈的人”。不得,一般理解为“不敢”,朱熹亦持此解,疑不确,当为“不会”“不至于”,详见下面导读。尽:全表达出来。辞:言辞,这里指虚诞不实的言论。
启迪理解:
孔子先说自己与众人判案没有什么不同,再说自己觉知“天下无讼”才是根本。
从社会现实出发,人性有贪婪自私的一面,出现问题若都先指责他人,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天下无讼”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孔子成为万世师表原因之一。
孔子期待的社会生活方式,至少是那些没有真委屈的人,不要说虚妄之语,不要虚张声势,民众要从内心深处敬畏天命和道德。这才是根本。
教化人心,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
人心是最复杂的。据说人每天至少有两万个想法,一个四五岁小孩子,都有可能对很多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比如上过某些人的当,他就有可能怀疑所有路边揽生意送礼物的,他再也不要人家送的东西了。如果有人再给他说,这些人不是骗人的,他也很难再相信。每个人的处境不同,当整个社会诚信出现危机,这是本,在一些诉讼的细枝末节上纠缠,收效甚微。孔子之所以说希望“天下无讼”,无非就是把教化人心之仁作为自己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这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东西。
当人能够以敬畏之心对待所有生命,以敬畏之心对待天命神灵,以敬畏之心对待道德良知,整个社会和谐安宁,“必也使无讼乎”必将成为现实。
进一步理解人性,当一个人能够在自处时自洽,自我是接纳的和谐的,就不会反复找事儿,内心深处“无讼”;人与人相处中,认同对方与自己的不同,充分尊重对方,也就不会动不动闹气过不去,心理平衡。
孔子的理想可能很难实现,但人一生总得有所追求不是吗?做一个善良的人可能暂时吃一些亏,但有一颗善良的心,岂不就是做人所能到达的高的境界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