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文晴
首篇配简介
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严肃的课文里尽是不严肃的细节。集有趣与有料于一身,高度还原校园实景,解放性的思维逻辑,不定期的课后小福利——宝宝第一次知道原来课还可以这么上。《老师有妖气之高中语文必修一》,考验你的脑洞,直戳你的笑点。每周五晚七点许,正好是你刚放学的时间,干嘛那么急着写作业?快来听一段“妖气”放松放松脑袋!
------------
同学们好啊!欢迎大家报名学习老师有妖气系列课程,我是咱们语翼网校新来的青春美教师——有时候激动有时候淡定、有时候御姐有时候呆萌、有时候温柔如水有时候热情似火、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呃,依然很可爱的周文晴老师,简称周老师,你们呢也可以爱称我为周周。这话从何讲起呢?课上多了自然就晓得了哈。
鉴于上学期本老师还是学生那会儿,最讨厌那种第一节课整一堆废话的老师,什么半个月搞定啥啥啥,什么浅谈学校老师授课的无厘头性和我这课的创新性,简直没营养还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虽然我们家妖气的设定是纯纯的综艺娱乐,虽然本老师有浓浓的妖气护体、不用担心被骂,但是呢一样会对同学们负起责任来,所以接下来就直接进入我们的第一课——《沁园春·长沙》;作者:毛爷爷。(翻书声)
【一撸到底的妖气】
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在读到这个标题的时候,都会问到可爱的同学们,“‘沁园春’是什么呀?”“词牌名。”“‘长沙’是什么呀?”“题目。”“嗯不错不错,同学们说得好。”于是乎就紧接着给宝宝们讲述词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这一点本老师我也不例外,只不过会用一种充满妖气的话风来给大家彻底讲明白,而且这种话风会陪着大家走完整套老师有妖气课程,到最后你会发现,很多看似枯燥的东西其实可以很好玩。
词说到底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你就想象一个流行歌曲,没错,词在古代就相当于流行歌曲。你想啊,随着交通的便利、市民阶层的壮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说人话就是通路了、人多了、最重要的是有钱了,总得找点娱乐活动消遣消遣,古人也是人吗。于是乎从隋唐开始民间就有一部分乐师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开始写曲子了,只不过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新事物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只能算兴起。到宋朝的时候,大街小巷就全都开始传唱了,估计那时候要能刻录CD的话柳三变早就发了,视为全胜——噗嗤,呃不不没啥没啥,我只是突然想到一群大妈在宋朝某广场伴着《雨铃霖》跳广场舞的画面,哈哈(插入《小苹果》)。
跟现在差不多,当时的词多半也都是反映小情小爱之类的,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很简单的事儿,《人民的名义》都看过吧,没看过至少也听说过吧,就好比《人民的名义》里面官和官见面都唱京剧,没见嚎一段《一人我饮酒醉》的(插入歌曲片段),直到宋代出了豪放派,流行歌的意境才开阔起来,总算是从《小苹果》荣升成了《大中国》。那么我们现在在课本上看到的词,只能算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歌词儿了。当然,就像是很多喜欢古风的妹子会写写古风歌词一样,今人也不乏照着词牌的格律填点儿词的,咱们的毛爷爷就是其中的一大代表。
回到我们的课文中来,这首《沁园春·长沙》写于什么时候?看文下落款,1925年对吧。25年在毛爷爷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如果按着教参上的写作背景,那问题就复杂了: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这还是中间省略了一百多字的版本。
可是本套课只需要大家明白一件事(敲三下黑板),当时国共两党已经在广州建立了第一次合作,两党的高层都在筹备怎么北伐对吧——历史课没睡过去的宝宝应该都知道,而毛爷爷当时在主管啥?农民运动,还记得历史必修三毛泽东思想那一刻里面提到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吧,就是在这个时候发表的。所以很显然,如果说广州那时候属于行政区的话,那毛爷爷的主要工作就都在城乡结合部转悠了——这就是本篇课文最重要的写作背景,都记住了哈,后面还会细讲,想看懂这首词的话都靠它了。OS:我的妈呀,背景总算是讲完了,简直累死宝宝了,还好还好后面就简单了。
接下来开始正文,请大家把书翻到下却——看我干吗,就是得先讲下却。你们要明白,但凡是涉及到了景物、但又不是纯画山水画的诗词,都会有个叫做意象的东西用来借景抒情,通常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要不看看他到底想怎么玩,鬼知道他想说啥,这种学法在做古代诗歌鉴赏题的时候一样适用。所以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浏览一遍原文和文下注释,先用自己的理解把下却默默翻译一遍,给大家十秒钟时间。(时钟滴答滴答,周老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OS:十秒钟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本宝宝还口干舌燥着呢,咱多歇会儿行不!
都翻译完了吧。嗯,很好。接下来,本老师要向《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学习,在原作的基础上展开适当的想象,来重新品位这一段歌词儿。OS:呵呵哒,明明就是脑洞大开好吗。其实我特想嚎一嗓子:接下来就是见证妖气的时刻!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稠”什么意思啊?多是吧,多得都稠了吗!这句话没什么好讲的,继续。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里有个历史事件,就是在1918年的时候,毛爷爷和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组织了一个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后来又创办了《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而这些同学们,用四个字可以形容——血气方刚。
一起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就更有意思了。什么是指点江山?谈论国家大事呗,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在某条船上开个茶话会,骂骂国家领导人,谈谈政治理想,这可不能盲目效仿啊,要是搁到今天算是公开讨论政治问题了;那什么是激扬文字?激扬是——激浊扬清(同时插入粉笔写这四个字的声音),这就很像是发帖子,只不过当时还没论坛,只能发在报刊上,由此可以想见当时的标题用今天的话讲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揭露北洋政府之恶行》,《一场简单的爱国运动,却让无产阶级从此登上历史舞台》。这里的“粪土”是什么用法?名词作异动是吧,以万户侯为粪土(用粉笔写这七个字)。想三年前本老师和我的小伙伴们刚学完这一段的时候,会了一种新的口头禅来骂人:“信不信我粪土你!”关于词类活用的新鲜玩法,咱们以后讲文言文的时候再仔细聊。
所以大家不难想象这么一个场景。主编抱着个排班表对小编们惊天动地一声吼:“交稿子啦!”OS:这不就是教导处翼暖主任经常干的事儿吗?要是让她知道我这么拿她举例子……咳咳,不过你想,当时的热血青年都这么激情澎湃,肯定不像现在酱紫交个作业都得催半天,是不是啊,语点儿同学?所以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润之啊,你这几天到处考察农民运动,肯定累得不轻,你看你看,连熊猫眼都出来了,今天这稿子就让哥哥我替你写写吧”
“我去,不带这么不够哥们儿的啊,还跟我抢活儿,你知不知道我早就对那家万户侯超有意见了?”
“那啥,隔壁新开了家饭店,回头哥哥请你喝酒,你就让我写一篇啦,好不好吗?”
“说了不行就是不行,啰嗦。”
(插入狂笑声,其他的地方有需要的话加一般的笑声)
这么想想,是不是觉得革命什么的也没那么玄乎?之所以跟同学们这么讲,是想让大家明白,伟人也是人吗,也会有很可爱甚至是耍耍赖的一面。就算隔了快一百多年了又怎么样?只要有人性,想法都差不多。好了,就让我们带着对革命生活真真的理解,翻到本篇上阕(翻书声)。
在讲上阕之前呀,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那会儿咱毛爷爷到底是个什么心情。大家不要忘了哦,在一大篇对革命生活的YY前面,还有一个“忆”字——“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意思是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呗,现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那是怎么回事儿?之前介绍过,毛爷爷那会儿正被发配在城乡结合部呢,八七会议上才进中央局,还是个后补,真正成为领导核心的是什么时候啊文科生?对啊,遵义会议,1935年,早着呢。所以别听那些电视剧胡扯,第一次党代会的时候领导就说“润之,你怎么看”,简直太顺应天意了吧。那么由此可见当时也就是25年的毛爷爷,其实是有点儿怀才不遇、无路请缨的小忧伤的,更何况人家多牛掰啊,看看后人加在他身上的头衔就明白了(点鼠标声)——“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怎么样,“革命尚未成功,宝宝仍需努力”,这才有了全篇开头的两个关键字,“独立寒秋”。
好的,接下来的时间,请同学们迅速地瞄几眼上阕,思考一个问题,这一连串的自然环境带给你怎样的感觉?找几个词语来描述。可以开始了。(五秒钟后——)怎么样,说说看什么感觉,Are you OK?嗯,有同学说“自由”、“广阔”,是不是还有一种“波澜壮阔”的味道呀?还有呢?什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个引用得好!好好好,OK, OK……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可是——这里头有没有疑问呀?咱们之前反复讲反复讲,那时候毛爷爷的情况不好,不好,那还写这么快活的诗——哦不是词,到底要搞什么鬼?那么接下来周老师就要给大家讲讲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写作手法了。(敲黑板)醒醒了语点儿同学,还敢睡,高考都是重点懂不懂?笑话我是综艺类讲不了知识点是不是?
【干货集中营】
咱们中国人深受孔老夫子的影响,自古以来都以含蓄为美,说白了就是有话不直说,所以就有了古典诗词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对比、衬托、托物言志、虚实相生等等,当然这都是后人给分的类,在当时估计就相当于各种有内涵的说话技巧。那么我们今天要上的干货就是衬托的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看字面意思就懂了,就是明明宝宝心里苦,偏要写点好山好水装得好像很开心,装就装吧,还得时不时地流露出一点儿宝宝心里就是苦,就怕别人真以为他很开心。从诗歌鉴赏的角度上讲,越是着力渲染喜悦之景,越能反衬出估计凄凉之情。
所以就好理解了,毛爷爷在上阕描绘了那么多开拓也好、波澜壮阔也好的秋景,看,山好美啊,船好多啊,小动物们的生活多自由自在啊,难道真的是想说自然环境真好、无公害无污染吗?是的,反观人,被压迫得多惨啊。“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不禁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Who来主宰呢?唯有抗争——让大革命来的更猛烈些吧。看明白了吗?OK,那就让我们带着对全篇的理解,一起从头朗诵一遍。
【下课铃】
OS:我去,这么快就下课了,只能赶快收尾了。第一节课就拖堂,回头怎么跟杜校长和翼暖主任交代啊?
啊,下课了呀,那就到这儿吧,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本节课的重点:
第一,词的本质就相当于流行歌曲;
第二,伟人也是人,谁说革命生活就不好玩;
第三,在分析一篇作品的写作背景时,最重要的是看作者当时到底是个什么心情;
第四,古人往往有话不直说,所以有了各种古诗文的表现手法,今天主要讲的是衬托手法旗下的以乐景写哀情。
由于是第一节课,就不给大家布置书面作业了,只需要完成一项指头作业,那就是,关注我校的公众号语翼有声,听更多好玩的节目。请同学们放下爪机以后,好好放松放松筋骨,休息休息眼睛,准备过一个美美的周末吧,不过善意地提醒一句,可别忘了你们亲老师布置的作业哦,哈哈哈哈哈。好了,感谢同学们的陪伴,下节课雨巷的干活,下周见啦。
哦对了,今天可是本老师我第一次上课啊,连实习都不带有的啊,是不是很厉害啊,哈哈哈,行了我走了,拜拜,拜拜。
------------
周老师的题外话:
是不是感觉这篇各种怪异呢?就跟剧本一样。没错,它就是本老师录课用的稿子,至于音频版在哪儿,至于音频版还加了什么小片花,至于……官方曰,“不可打广告也。”然而聪明的你只要动了凡心,肯定可以挖出来的就是啦。
另外,目前很多同学都没有养成随手点赞分享的习惯,可是老师相信我们聪明可爱美丽善良的语点儿同学一定会记得犒劳本老师,同时把“妖气”转发给你心仪的小伙伴们的,因为分分钟的事儿,就能让老师高兴老半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