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作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一位女文学批评家。她通过创作和理论研究所展现的杰出智慧和才华,不仅在古代封建社会颇为难能可贵,也以其巨大影响力,光耀万代,影响着后世文学史的发展。
她的《词论》写于北宋末年,提出词“别是一家”,不同于诗。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18802/217cdf6e6d2d25dc.jpg)
因为当时的北宋诗坛普遍流行着以诗为词的主流创作理念。包括苏轼、晏殊、欧阳修等人都通过向诗歌创作经验取经,来开拓词的创作,无论从题材、内容、音律方面。都统统向诗歌进行学习和借鉴。
而李清照凭借丰富创作实践和对词体的深入研究,广泛分析了北宋代表诗人们的词体创作情况。从音律、内容、文辞三方面,对诗和词进行了比较,总结出词体有别于诗的独特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18802/0ececab888fd42ec.png)
她不只反对豪放派苏轼的以诗为词,也反对欧阳修、晏殊等婉约派词人的以诗为词。
她赞扬柳永的词反映本朝盛况,并能“变旧声,作新声”,“大得称声于世”,然而又说他是“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批评他低俗不雅。
对张先、宋祁等,则说:“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
她指出晏殊、欧阳修、苏轼等皆“学究天人”的大才,“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蠹水于大海”,认为他们从词“皆句读不萁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
又说王安石、曾巩“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他们往往以诗为词而不知词“别是一家”,在音律上和诗有很大差别。
后来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虽知词“别是一家”,可是“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李清照凭借丰富创作实践和对词体的深入研究,广泛分析了北宋代表诗人们的词体创作情况,从音律、内容、文辞三方面,对诗和词进行了比较,总结出词体有别于诗的独特性。
但是以李清照当时在文坛的成就和地位,她确实犯不着故意踩低一帮同行,来鼓吹自己的创作理念。从李清照的创作生涯来看,她终身致力于词体创作,她所写诗的数量极少,可见对词是真爱,而她所开创的有别于豪放词派的婉约词派,占据的北宋词体的半壁江山,成绩斐然,对后世影响深远。她痴迷于写词,所以把词体看作有别于诗歌的另外一种完全独立的文体,而且她提出的关于词体创作理念,来源于自己的实践,也确实为推动词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清照对词的创作提出的铺叙、典重、情致、故实四个方面,是对词的思想和艺术的要求,其中虽也体现了某些贵族妇女审美观,但也有许多纯属艺术方面的内容,对提高词的艺术水平意义深远。
李清照论词是以适于歌唱的严密音律和内容、文辞上的铺叙、典重、情致、故实为其审美标准的。
李清照认为词的声律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比诗的声律要复杂得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18802/ff4b98bfbb049be5.png)
“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对于五音、五声、清浊轻重等,李清照没有解释,五音可能指发音部位而言,如唇、齿、舌、喉、鼻等,五声当是指宫、商、角、徵、羽,六律指阳六律和阴六吕,即十二律,清轻为阳,重浊为阴。关于押韵,谓本平声则可通侧声,而不拘上去入;若本侧声,则上去入不可通。
铺叙,指词的表现方法,描写细腻,词意浑成,而又层层深入。
重典是指词的风格,不轻佻,沉着、典雅。
情致是指词的情韵风致,须含蓄深远。
故实是指用事,即典故,须用得贴切 、自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20118802/0175054c5572ca27.jpeg)
任何一种新兴文体的发展,离不开对已有文体的继承,在创作的独特性方面有所创新和发扬。不然,何以体现其“新”,这种新,不是对已有文体的全面否定和推翻,而是另辟蹊径,凭借自己的独特性,在文学史上赢得一方天地,这才是新兴文体所出现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文学批评不是为了贬低谁的创作,而是在对比分析不同作家创作中,梳理清楚文学史发展的脉络。谁先看出了新变化的端倪,谁才有可能把握住文体发展的未来走向。毫无疑问,继唐诗之后,在李清照的努力下,宋词也凭借独特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大放异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