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静雯、胡可属于相对淡定的妈妈,在孩子面前情绪冷静而稳定,能处理好孩子成长中的磕磕碰碰;在老公面前,贾静雯比较会撒娇、会小女人,胡可呢,显得更加大女人,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安排生活与事业。伊能静与马雅舒,按照节目的有限呈现,属于有一些轻微强迫症的女人,在孩子幼小阶段,她们以家庭生活为中心,难免有女人神经质般的脆弱与执拗。她们时而柔弱不堪,孩子的一个小状况足以让她们哭泣失控;时而又坚韧无比,面对周而复始的繁琐事务又表现出一种坚定和坚持,无论多么难以解决的问题,敢于面对,而不是逃避。
把生活活成生活,而不是生存不可否认,这几位女性很优秀,她们都曾经拥有自己闪亮的事业,在家庭的特殊时期,义无反顾担负起养育孩子、主导家庭的重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伊能静和贾静雯,她们在生活中很善于主导一种仪式感,比如重视家人的重要节点,给家人准备特殊的礼物,手工制作一些纪念意义的物品,等等,特别能增添生活的乐趣,提升生活的质量。
伊能静和秦昊因为一个要外出打拼、一个要守望家园,经常是聚少离多,可以看到伊能静很热烈地在迎接着每一次相聚,然后又很用心地接受每一次分离。她为秦昊制作了一家三口相册和心形蜡烛造型,让一次小别离浪漫又温馨;她精心地安排着和公公婆婆的相聚,一家五口拍摄全家福,暖心而欢乐;在最后一集收官之时,她因为要和儿子一起庆祝母亲节而选择了放弃拍摄、陪伴儿子,这个细节分外暖心。
贾静雯和修杰楷呢,看起来夫妻两人的生活理念比较一致。他们共同的两个孩子都还很幼小,但是两人会保持一个二人世界的空间,把生活过得既有四个人的温暖与欢乐,也有二人的甜蜜与浪漫。贾静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会很认真陪伴和记录,哪怕是一场小女儿的爬行比赛,一家人也会举着自己制作的牌子去当拉拉队。她说,这是女儿人生中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把生活活成生活,而不是生存不能确定是否是因为伊能静与贾静雯是在台湾生长的缘故,可以肯定的是,跟她们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与所处的人文环境有关。她们和胡可、马雅舒比起来,更懂得仪式感的重要。马雅舒和胡可在节目中基本没有体现出这方面的天赋,她们反而是受用者。马雅舒的先生,一个美国人,是一个天生的浪漫情人,他懂得合适的时候送花,懂得为妻子安排一场她理想中的演唱会,懂得在她需要的时候给予拥抱和亲吻。而胡可的老公沙溢,为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安排了一场故地重游,为胡可带来一系列的惊喜。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一个很好的答案是:为了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节约,不要浪费;要实际实用,不要虚头巴脑。这样的教育,让我们在读书选专业的时候选择“有用的”,找对象的时候选择“可靠的”,找工作的时候选择“固定的”,结婚的时候要热闹不能铺张,过生活要实惠不能浪费。所以,我们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到了中年,却是“观念限制了我们的幸福力”。
年轻时我对生活质量的理解是:有品质的物品。那时候,向往过一件丝质睡袍,向往过一套皮质沙发,向往过一间大房子里摆一个大大的书柜;那时候,用一套精美的细瓷餐具用餐有满足感,盖一条纯蚕丝的被子有满足感。
现在,这些东西都能轻易拥有。而此时能够让我有满足感的又是什么呢?是那些价格更昂贵、世间更稀有的物品吗?
答案是:并不是。那些名贵的物品,珠宝也好,手表也好,包包也好,也许对于这个世界它是稀世珍宝,是少数人能够拥有的“奢侈品”。可是对于我,它可以提升我的生活品质,却不能提高生活质量。现在的我明白,唯有爱,才是生活的本质,爱,才能让生活有质量。
把生活活成生活,而不是生存什么是爱?试想,住着高级的房子,家里四处都是随意乱丢的衣物;厨房里装修精美、厨具齐全,却一日三餐点外卖;家人忙于工作,早就忘记了生日、纪念日......我们的生活不缺乏物质,缺的是温度;不缺乏品质,缺的是爱的表达。在家庭生活中,爱,是家人之间的陪伴,是相互珍惜、相互呵护,是周而复始的琐碎与耐心,是一件物品被赋予了牵挂和关心。
“超人妈妈”贾静雯和伊能静做到的那些生活点滴,或许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看起来,是她们在演戏,因为她们是明星,因为是在做节目。而生活中的我们,每一天,又何尝不是在出演我们自己呢?应该说,拍全家福,制作手工礼品,给家人一个小惊喜,这些生活的仪式,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可以做都得到。
仪式感不需要多么复杂的程序。
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仪式,可以是开学前的新书包,可以是毕业典礼的出席,可以是生日的一顿营养早餐,也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临睡前的一句晚安、一个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枯燥的生活中,偶尔的惊喜和仪式感,会给孩子足够的亲近与信任,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和乐趣,成为孩子最美好的记忆。
很多夫妻,生活过得平淡无趣,甚至充满了争吵冷战,往往缺乏了仪式感。夫妻间的仪式,是生日的一束鲜花、一张卡片,是纪念日的陪伴与温情话语,是争执过后的一句“我爱你”,是每一天的一顿饭、一个对视、一个拥抱。做这些,就是让对方明白:我没有忽略你,我记得你的关心和爱。
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仪式感能让你心怀期望,与矫情无关,与经济基础无关,它体现的是你对自己的重视,对彼此的珍视,对生活的尊重与热爱。它是我们对抗琐碎与平淡的法宝。
把生活活成生活,而不是生存想起一个有趣的事例作为比喻。一个朋友十多年前曾经对我谈论她的两个女同事,一位非常热衷于打扮,但是打扮得有些不合时宜,都快五十岁了还一头金色的卷发、一脸浓妆。另外一位呢,从来不舍得穿衣打扮,整天灰头土脸、一身古板老旧的衣服。她说,大家都在政府部门工作,虽然打扮过头了不符合礼仪要求,但我还是比较喜欢爱打扮的那个,毕竟她热爱生活嘛。
是啊,就算是不合适宜的打扮,也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总比那位把生活过成“生存”的女人要可爱得多。
同理,如果你认为仪式感是走过场,那走过场的生活,也比懒得走过场要好得多。就像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所说:“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 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
我们需要的仪式,它可以浪漫,也可以实际;它可以是花钱的,也可以是花时间的。只有一条,一定是走心的。走心的生活,才是生活。
我们需要的仪式,不过是一份爱意。唯有爱,才能把生活过成生活,而不是生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