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知个人能直接掌控的力量有限,争天时,争地利,都是为了掌控更多,而求人和,是在“失控”的条件下,获得全世界的力量。你若问孟老师,如果我行仁义,却没你说的那个效果,怎么办?那又不在这个维度了。这个问题孔子回答过:“求仁得仁,何所怨?”
【公孙丑章句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地利、人和,这在当时已经是常用的成语。《荀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此处讲的天时,是农时,地利,是长庄稼的地力。孟子这里讲战争,之前《孙子兵法》里有同样的论述,讲双方胜算的比较,比较五件事:“道、天、地、将、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道,是上下一心;将,是将领;法,是军法,是管理水平;这三条都是人和。天就是天时,地就是地利。
天时,一是天下大势,顺天应人,二是季节和气象条件。得天时,不如得地利,比如一个小小的城郭,每边长只有三里,外郭也只有七里,在长期的围攻中,一定有合乎天时的战机,却不能取胜,可见天时不如地利。这里最极端的战例是宋末元初,重庆的钓鱼城,凭借地利,守了三十六年!最后还是谈条件说降的,否则还攻不进去。
反过来说,另一守城者,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也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也不是不坚利,粮食储备也不是不多。但是敌人一来,就弃城逃走,那是人心不齐,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孟子说,国家所重,唯在民心。人君要限制居民,不在于封疆境界,固守社稷,也不在于山川险阻,要战胜攻取,威服天下,也不在于兵甲坚利。诚能行仁义之道,则民心有所固结,上下一心,个个乐于效力,扶助你的人就多。如果不行仁政,一味自私自利,则民心无所固结,无不幸灾乐祸,涣然瓦解,扶助你的人就少。寡助之君,到了极点,众叛亲离,连他的亲戚都反对他。多助之君,多到了极点,近悦远来,全天下的人都要来帮他。这样一来,以天下都愿意跟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那力量的悬殊有多大!所以仁义的君主不用战争,如果要战,是一定取胜的。
当时战国的君主,都是以天时地利为重,而不知道爱恤人民。钱穆《国史大纲》考证说,那时候最流行的是什么呢?是迁都!看把国都迁到哪里,最具地利,以争天下之形势。魏惠王不是改称梁惠王吗,因为他把国都迁到了大梁。《史记》说他是避秦国锋芒;不过钱穆考证说他是为了统一三晋。赵国呢,先从晋阳迁中牟,又迁邯郸,志在灭中山以抗齐燕。韩国,也迁,从平阳迁阳翟,再迁新郑,志在包汝、颖以抑楚、魏。秦国,当然迁!从雍迁到咸阳,以便东侵。孟子就苦口婆心,说你们关注的,都不是本质,唯有仁义无敌,但是没人听得进去。
我们学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知个人能直接掌控的力量有限,争天时,争地利,都是为了掌控更多,而求人和,是在“失控”的条件下,获得全世界的力量,让更多人有帮助你的主观意愿。你若问孟老师,如果我行仁义,却没你说的那个效果,怎么办?那又不在这个维度了。这个问题孔子回答过:“求仁得仁,何所怨?”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48】我的孟子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中国华侨出版社
孟子正义,焦循,中华书局
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