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584年~617年),字仲淹,又称文中子,祖籍山西祁县,后迁至隋朝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一说山西省河津市),隋朝时期教育家、思想家。
王通从小受家学熏陶,精习《五经》,著名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把他列为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王通的六部著作:《续书》《续诗》《元经》《礼经》《乐论》《赞易》,在唐代就全部失传了。只留下他的弟子姚义、薛收编辑的《文中子说》。
《中说》系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体仿《论语》,由王氏家人定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10篇行世。此书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为后世所重视。在哲学上此书提出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含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流传版本有《子书百家》本、《明世德堂》本。
《中说》虽在形式上仿效《论语》,但在内容上却有所创新,并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首先,王通以昌明王道、振兴儒学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其次,王通认为人性都是善的,都具有本然的仁、义、礼、智、信“五德”。这在人身上体现为人的本性,在宇宙及广大的社会中则称作天理。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帮助人们养成完全的人格,达到“乐天知命,穷理尽性”的境界,最终被造就成“君子”“圣贤”。
第三,王通处于儒佛道三教争衡碰撞的思想动荡时期,传统儒学教育的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而且儒家思想本身也出现陈旧和僵化的现象。为了振兴和发展儒学,王通认为一味地排斥佛道并非良策,而应探索一条融汇三教的合理途径。为此,他明确提出了“三教可一”的主张,以积极的态度吸收佛道思想及方法之长,为儒学的改造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养料。
据《传习录》记载,“(徐)爰问文中子、韩退之。先生曰:‘退之,文人之雄耳。文中子,贤儒也。后人徒以文词之故,推尊退之,其实退之去文中子远甚。”阳明先生认为《续六经》“未可尽非”,若不是王通早逝,定可“圣人复起”,对儒学作出更大贡献,明确了王通的重要历史地位。
摘自: 百度百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