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进》第六章: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精进》第六章: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作者: 盛碗清水 | 来源:发表于2017-03-13 10:32 被阅读0次

    提问:

    人的才能是先天具备的禀赋还是后天努力不断提升和塑造的?

    如果觉得自已某些领域没天赋,该怎么办???

    人的才能是固定的还是可以发展的?

    解答1:很多人认为天才即具有天赋的人,是天赋异禀,让人望尘莫及。

    可心理学家认为对人的智力的认识还不充分,智商分数并不能完全表示一个人是否聪明,那些智商平平的多数人也许只是在某个方面不够出色而已,并不意味他们在其他方面不优秀,或者没有变得优秀的可能。

    我的观点:

    我一百个赞同,我认为天赋固然有优势,但后天的努力还是可以弥补的。我也有别人不一样之处,这是很典型的例子啦。

    所以,不要听信他人的评价,而是要相信自已。人人都有自已所擅长的,只要找到所能,善用所能即可。

    解答2:如果觉得自已某些领域没天赋,该怎么办???

    心理学家提出的“成长型心智”,只要足够努力,自已就能变得更有能力,所以要具有成长型心智,而不是僵固型心智。

    僵固形心智:人的才能一旦形成相对稳固,就不易改变。

    如何将僵固型心智变成长长型心智?

    改变自已过往的习惯,即把那种封闭性,绝对化的总结评价改为开放式的启发式提问:

    举例:

    不要说:我不擅长做这件事,而是问自已:要做成这件事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

    不要说:这件事我已经完成得很好了,而是问“我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的更好”

    不要说:我肯定不会像他们那样做事情,而是问“从他们身上我是否能学到些什么东西”

    解答3:

    作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先天禀赋的差异,但这种差异程度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大,因为人与人在生物层面的共性远甚于个性,这种共性决定了人的智力水平的差异是有限的,但是后天的努力就不一样了。

    举例:一个天天好吃懒做的人和一个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的人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人的大脑是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的。但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所以,与其把眼光放在自已与他人的天赋差异上,不如放在自已可以如何努力并通过努力让自已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才能。

    一:什么叫努力?

    我们要破除一些陈旧的观念,即努力不是一味地“使力,使力”那么简单,它不仅是一种信念,不只是意志力的较量,它更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

    到底应该怎样努力,采用什么样的策略一投入自已的时间和精力,怎样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如何发展自已的优势?

    作者认为:没有突出的长板最危险

    木桶理论:这个理论只适用于团队或者在学校的考试。

    个人必须要有专长,当你有短板,其实没关系,关键是个人有突出的能力,将自已突出的方面发展到极致。

    正如T字型人才是理想中的人才,但是很多人特别在意培养自已t字的上面那横,即个人的广度,如看很多不同领域的书,但迟迟没有把那一竖给伸出来,这样就成为三脚猫功夫,万金油角色。

    注意:除非短板严重影响到你了,必须补充。。。

    案例:结合我自身,有些短板严重影响我的自信心,那么必须以这一项为起点去突破了。(自已知道,不说)。

    三:如何平衡优劣势?

    人要仔细考察自已的优势劣势,利用自已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已劣势。

    即努力发展自已的强项,并且寻找和结识与你能力互补的人,将你的劣势外包给别人,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去弥补短板的不足没必要,保持专注发展自己优势,把自已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机会。

    四:专注在一个领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

    1作者认为:

    各方面起始条件很差的人,因为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一旦抓住了一个机会,就一个猛子扎进去,坚定不移,最后真做成一一番事业,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而很多资源条件不错,太多选择的人,始终无法对一件事做到全心投入,最后反而是一事无成。

    举例:齐白石。在那个信息匮乏的大背景下,一个求学若渴的人所能做的事,发现一本好书,花半年时间抄下来,又花几年时间学这一本书,就终成就齐白石成了一代国画大家。

    2作者建议:

    在对背景学历技能一般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已不多的资源(时间,精力,金钱乃至勇气)聚拢起来,投注到做一件事情上。不贪多求快,三心二意,专注一个领域走到最后。

    3:如何做:

    不断为自已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高难度挑战,才能激发无限潜能,但前期必须找到适合的选择。

    为自已的学习增加“必要难度”,但过程可以反原来习惯的集中时间学习一个领域的方式改为所时间打散来学习。如245页,构建个人的挑战阶梯,不仅是满足于完成“标准动作”,不断接受更高难度的训练,不让自已停留在常规性任务里,最后取得的成果会有天壤之别。

    4:作者提出:

    不要在舒适区去努力,要离开舒适区到挑战区去努力。

    个人想法:一定要在舒适区中去迎接更高难度的挑战,否则完全离开舒适区,去到盲区去挑战,根本胜任不了。

    五:不痛苦的坚持,最终迈向成功。

    作者认为:意志力只是一个神话--意志力是不可靠的,你越强调它,依赖它,中途放弃的可能性越大。因为意志力总有可以承受的极限,就像一根已经绷得很紧的绳子,若是再用力,随时都会绷断。

    1如何能令我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

    这件事带给我的丰盈感和满足感超过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这件事在我心头萦绕,唤起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赐予我力量的是激情驱动,这不是意志力的鞭策,是激情的驱动力。

    2:没兴趣怎么办?

    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当做是做事的先决条件。

    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又富有挑战的事,或做一些少有人做但看上去很有意议的事,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把死循环的闭环打破,开启新的良性循环。那时兴趣和成就感就来了。

    如果对一件事的了解不深,不透,总是浅尝辄止,那自然体会不到这事的妙处,也自然不会产生持久兴趣。

    3提升“浸润”的深度,不只是冰冷的理性,更有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尽量让自已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

    4增加互动,将单向的信息流动转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变纯粹的理论知识转变为技能上的操练。

    这种互动性的阅读把被动,及单向的知识接收转变成了主动的思考训练和技能训练,在趣味性和学习效果上都远远超过了普通读书法。

    5:在学习别人的同时,更要懂得自已去琢磨,怎样最适合自已,阴碍我们自主探索的一个障碍是我们把一些过来人似是而非的“经验”当作教条,束缚住了手脚。有些只是在某些情境下适用,并非没道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进》第六章: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jf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