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三间老屋,座落在村子中央。周边都是砖混墙体水泥抹皮的楼房,衬托着老屋的沧桑。也许经历了太多风雨,抑或是久无人居的缘故。老屋上的青砖黛瓦已失去往日的光泽,长满了绿色的苔藓,洁白的墙皮变得喑无色泽,一片片脱落下来,露出被风雨吹打后痕迹斑斑的土坯。站在老屋前,我就会想起童年的时光。
小时候,我们全家都挤在老屋里吃住。厚重的墙体不仅遮风挡雨,而且冬暖夏凉。每当放学后回到家里,迈进老屋的门槛,便会闻到母亲烙的油饼的香味。那时白天母亲下地劳动,我便拿块油饼,边吃边坐在老屋前的石台子上看书写字。到了傍晚时,劳累一天放工回家的母亲便在屋前大槐树下铺张凉席,全家人围在一起乘凉。那时我总是抢先躺在凉席上,遥望着大槐树后面的明月,听母亲说过无数遍月中嫦娥和天上牛郎织女的故事。
有时听着听着我便进入了梦乡,只到第二天母亲唤醒我去上学也不知道啥时睡在床上的。
2006年冬天,我家在村头盖起了四间两层的楼房。搬进新房那天,母亲买来把新锁锁上了老屋的两扇木门。从此我也很少走进老屋,只有到了过年时母亲才会去打开屋门,母亲很仔细地把屋内打扫一遍,会让我在门两旁贴上鲜红的对联。每逢此时,母亲都会站在老屋前,久久不肯离去。
岁月匆匆,光阴似水。风雨飘摇的老屋容纳了光阴里的许多故事,见证了家乡一步步的变迁。它是家的起点,也是我生命的起点,保存着母亲曾经的艰幸与沧桑,也珍藏着我许许多多的美好回忆。
作者简介:
马银生,出生于1968年,山东汶上人。忙时种地,闲时看书,偶尔写写字。汶上作协会员,常有文字发表于多家报刊电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