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是诗经·风·召南》14首的第5首。
1、北京用来做冰糖葫芦的水果有两种,一种是山楂,一种是棠梨。山楂是天王,棠梨是天后。山楂肉质紧实,棠梨口感爽脆。棠梨,就是《诗经》里的“甘棠”。
这个东西湖南也有
2、原诗是这样的:
甘棠
蔽芾(fèi)甘棠,勿翦勿伐,召(Shào)伯所茇(bá)。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qì)。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shuì)。
3、翻译成现代汉语:
茂盛的棠梨树,
不剪不砍它,
召伯曾停留在树下。
茂盛的棠梨树,
不剪不折它,
召伯曾歇息在树下。
茂盛的棠梨树,
不剪不弯它,
召伯曾住宿在树下。
4、这首诗讲了一个故事,留下一个成语:甘棠遗爱。
说在周宣王时代,有一位很好的大臣召穆公名虎,人们称他为召伯的。他在南国治理人民,有很好的政绩。……人民为感念他的恩德,所以就连他曾经舍息过的甘棠树也爱护备至,不忍攀折剪伐。
后来用于表达对贤官廉吏的爱戴。
关于召伯其人,以及他工作过的地方,都有争议。上图认领这个“资源”的,是陕西宝鸡岐山县,相应采信的“召伯”其人,则是周文王庶子、召公姬奭。
5、《诗经》里很多作品都是句式整齐,每章只换一两个字,歌词的特征很明显。而这几个关键词的递进关系很耐人寻味。《甘棠》的“勿伐”、“勿败”、“勿拜”,比较好的解释分别是:斫伤、敲击和攀扒,这三个动作,对“甘棠”的伤害越来越轻,表的出珍爱的程度却越来越重。
6、这个故事还被引申到很多方面:
1)开创了生祀的传统,就是在人活着的时候就搞纪念活动。类似后来的万民伞。其实纪念前任,也是为了提醒现任吧。
2)应该是最早的文物保护案例。
7、来读一遍许渊冲的英译吧,对比一下音韵的美感。
The Duke of Shao
The Duke of Shao was a principal adherent of king Wen. The love of the people for the memory of the Duck of Shao made them love the tree beneath which he had rested.
O leafy tree of pear!
Don't clip or make it bare,
For once our Duke lodged there.
O leafy tree of pear!
Don't break its branches bare,
For once our Duke rested there.
O leafy tree of pear!
Don't bend its branches bare,
For once our Duke halted there.
参考书目:
林帝浣:等一朵花开,国麦文化,2020年7月
(美)施姗姗:小天命:生祠与明代政治,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
刘昌安:《诗经》“二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6月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大辞海(中国文学卷),2015年12月
徐忠明:明镜高悬:中国法律文化的多维观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湖南日报社:湖湘自然历:与自然有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12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