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看了一本李忠秋写的《结构思考力》,核心理念源自芭芭拉*明托德《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算的上是我看的第一本思维类的书籍,早些时候有接触过金字塔原理,也有接触过思维导图,但都只是知道整体的大概的框架内容,没有完整和详尽的了解过。真正的看完一本完整的书籍之后,才发现,“道”和“术”之间有很多的讲究,但万“术”不离其“道”。
我与结构化思维的渊源
最早有结构化思维的理念是在我高中的时候,高考的英文作文,一般都是论述文,三段论,遵循总分总的结构,第一段,总起,阐明背景并抛出论点;第二段,三个论据支持论点,每个理由后续加一到两句解释说明;第三段,总结,重新回顾论点。
这个结构频繁的伴随我高中三年,并且在我后来的人生轨迹上,持续的发挥着影响力。 这个结构,其实就包含了最基础的金字塔结构。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PPT设计师,结构化思维进一步在我人生中强化,也正是因为PPT,我们在制作PPT中,最常见的结构是封面,目录,过渡页,内页以及尾页,而这个结构,也遵循了金字塔的原理。
此PPT模板作者为糖糖金字塔结构,在我还没完全意识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它已经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我也因此不断体会到它带来的益处。我开始发现,周围的人经常会夸我逻辑很清晰,经常能在一堆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梳理出结构并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正如作者所说的:只有思考清晰,才能表达有力。这本书也完美的利用了结构化思维,书中的结构清晰且不断将这个结构强化,给读者根深蒂固的印象。
阶段一:基础
明确理念打基础
1.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论证类比
2.结构化接收信息的三个步骤
阶段二:构思
基于目标定主题
1.确定目标:先设定具体的场景,再确定目标,目标是希望对方有哪些行为。
2.设定主题:确定一个为目标而服务的主题,并包装它。包装主题的三个方法:简单,准确和利益。
3.设计序言:灵活使用序言的不同要素,引出中心思想。
纵向结构分层次
1.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
设想问题(从对方需求出发):5W2H设想问题以防遗漏,2W1H快速搭建。
5W2H:What、Why、Who、When、Where、How、How much
2W1H:What、Why、How
2.自下而上—概括总结做聚合
三个步骤:收集信息—分类—概括总结
杜绝“没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杜绝类似于“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这种没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而将此换成结论先行的主题句,“主要的原因是XXX,”再补充原因和事实。
3.上下结合—两种方式不可分
首先,用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的方式搭框架;其次,用自下而上概括总结做分解的方式完善框架。
横向结构选顺序
1.演绎结构:标准式和常见式
注意区分现象和原因:我们经常把现象和原因混为一谈,或者没有分析原因直接仅凭现象就做出判断进入到解决方案设计阶段,我们需要看见问题并找出背后的原因。
2.归纳结构
按照时间/结构/重要性的顺序来进行分类。
利用MECE原则确保分清、分尽。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2x2矩阵(MECE的简便用法):时间管理矩阵。
3.因需而动—两种顺序选其一
演绎适用于需要说服对方时,归纳适用于对方关注解决方案时。
阶段三:演示
形象表达做演示
1.卖点包装
类比:运用形象或行为类比的方式进行包装
引用:引用广告、歌曲或名言的方式进行包装
整合:通过色彩、词语、数字的整合进行包装
2.形象表达
完整的PPT金字塔结构,每一页PPT都是一个金字塔结构
回顾
三大阶段五大步骤
如何学以致用?
7-2-1法则,告诉我们,70%的学习来自岗位上的实践和经验,20%的学习来自与各界的反馈与交流,10%的学习来自正规的培训。知道书的理论和工具,这只是知识习得的部分,而我们学习终极奥义,是将所学的知识,能够转化为我们自身的技能,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工作学习。
以下几个情境你可以作为参考:
当你要写一封正式的邮件的时候,你可以运用结构化思考的哪些工具去编辑邮件?
当你要做一个年终汇报的时候,如果用金字塔结构去思考?
当你看完一本书时,如何迅速理清框架回顾内容?
当跨部门合作的时候,如何快速把握对方意图并提供解决方案?
当面临选择的时候,如何全面权衡优劣,作出最优选择?
网友评论